在XX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精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总结了退役军人服务经验,强调政策落实、就业扶持、权益保障,推动形成尊崇军人良好风尚!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XX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精品)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XX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精品)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会议上,代表XX县就我县近年来在优抚工作提质增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简要汇报。面对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聚焦精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新格局。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汇报。一、夯实数据根基,以动态化年度确认为抓手,实现精准识别优抚工作的精准度,源于对服务对象底数的精确掌握。我们深刻认识到,静态、陈旧的数据是工作低效乃至出错的根源。为此,我们彻底改变了以往“一次采集、长期使用”的数据管理模式,建立了动态化的年度确认机制,将此项工作作为夯实优抚工作根基的“一号工程”来抓。首先,我们明确了年度确认的标准化流程。每年第四季度定为集中确认期,由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站)协同联动,全面启动对全县在册优抚对象的年度确认工作。在确认内容上,我们不仅核实优抚对象的生存状况,还对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抚恤金发放银行卡号等十余项关键信息进行逐一核对与更新,确保信息的鲜活性与准确性。其次,我们创新了年度确认的服务方式。考虑到优抚对象群体年龄偏大、部分人员行动不便或异地居住的实际困难,我们推出了“线上+线下”、“集中+上门”的多元化确认模式。对于能够集中办理的,我们在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专门窗口,并与政务服务中心合作,将此项业务纳入“一窗通办”改革试点,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对于年老体弱、身患重病的对象,我们组织工作人员携带移动智能终端,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拍照核查服务,确保服务不留死角。而对于常年在外工作生活的对象,我们则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或指导他们使用“优抚对象年度确认APP”、登录退役军人事务部政务服务平台等方式,完成远程自助确认。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成功将全县1428名优抚对象的生存状态、服刑情况、失联信息等,精准录入全国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了实时动态更新。这不仅为后续的资金发放与服务管理提供了“活”的数据支撑,更从源头上杜绝了因信息不清造成的服务缺位,让优抚工作真正做到了“底数清、状态明、服务准”。二、打破信息壁垒,以常态化数据比对为核心,实现精准施策如果说动态确认是打通了数据采集的“最先一公里”,那么常态化的跨部门数据比对,则是破解信息孤岛、实现精准施策的关键一环。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跨部门、多维度的数据比对核查长效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对象少跑腿。我们主动牵头,与公安、法院、民政、人社、医保等关键部门建立起常态化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虽然正式的跨部门数据共享协议仍在完善过程中但实质性的协作已经全面展开。具体操作上,我们每月定期将我县的抚恤补助金发放名册,分别推送至公安部门比对户籍与生存状态信息,与法院系统比对服刑记录信息,与民政部门比对死亡火化信息,与人社部门比对养老金领取信息。这一举措改变了过去仅靠基层上报或群众举报的被动局面,变被动响应为主动筛查。近两年来,通过这种跨部门联动的模式,我们累计比对各类数据超过1.3万条。基于比对结果,我们及时核销了因死亡、判刑等原因不再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优抚对象资格,有效预防了待遇冒领风险。例如,我们曾通过与民政数据比对,及时发现一名优抚对象已于上月去世,其家属尚未前来办理手续,我们随即主动联系家属,在表达哀悼的同时,讲解政策并指导办理抚恤金停发及丧葬补助申领事宜,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冒领行为及其后续复杂的追缴程序。同时,我们也通过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出新增的符合条件对象,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确保了党的优抚政策“应享尽享、不漏一人”。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保障了优抚资金的安全,更体现了政府服务的严谨与温情。三、严守资金红线,以规范化流程管理为保障,实现精准发放优抚资金是优抚对象的“生活钱”、“荣誉钱”,每一分都承载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始终将资金管理与发放的规范化、安全性置于首位,建立起一套覆盖预算、审核、拨付、监督全流程的闭环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上,我们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业务股室依据每月数据比对和动态确认的结果,及时处理优抚对象的增员或减员申请,生成准确无误的发放名册。在发放流程上,我们固化了时间节点:每月15日前,必须完成当月发放名册的复核并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于每月25日前将资金通过“一卡通”等形式,点对点直接拨付至优抚对象个人账户。资金拨付完成后,相关信息需同步录入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系统数据—发放名单—资金拨付”的全链条一一对应、清晰可溯。为了深刻吸取其他领域曾发生的惠民资金管理漏洞教训,如违规截留专项资金发放福利,或因审核不严导致高龄补贴被长期冒领我们对资金发放的每一个环节都加设了监督“卡口”。乡镇服务站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县局业务股室负责交叉复核,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抽查。通过这套严密的管理体系,近年来,我们累计精准发放各类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2931.65万元,未发生一起因管理疏漏导致的重大错发、漏发、重发事件。优抚资金的错发漏发率逐年显著下降,基本实现了“零差错”的目标,切实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四、立足长远发展,以长效化制度建设为引领,实现精准监督经验要沉淀为制度,才能管根本、利长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着力于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优抚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升级。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XX县享受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数据动态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界定了县、乡、村三级在优抚对象数据管理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分工,形成了责任清晰、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制度详细规范了优抚对象发生死亡、被判处徒刑、出境定居等特殊情形时的信息核实、待遇停发、资料归档等处置流程,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这项制度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流程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它为常态化监督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也为问责追责提供了明确的标尺。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对于恶意隐瞒、出具假证明等方式骗取、冒领抚恤金的行为,制度明确了警告、限期退回、依法追究的处置路径。这不仅是对潜在违规行为的有力震慑,更是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刚性约束,强化了内部监督和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制度建设,我们将优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确保权力运行规范有序,为优抚事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各位领导、同志们,通过实施“动态确认、数据比对、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四措并举,我县的优抚工作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持续增强,尊崇军人、关爱功臣的社会氛围也愈发浓厚。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优抚对象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继续在精细化服务和智慧化管理上深耕细作,不断开创我县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