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强调继承优良传统,开启新征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共同谱写教育新篇章。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继往开来启新程,立德树人谱华章”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继往开来启新程,立德树人谱华章老师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了新的学年。过去一年,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在教学改革、德育建设、队伍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齐头并进,书写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硕果累累,精彩纷呈(一)教学质量再攀新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我们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新课标落地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全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48场,组织跨学科备课组研讨26次,成功申报县级重点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各项成绩再创辉煌,总平均分蝉联全县第一,录取率达58%,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大赛中,“智能垃圾分类箱”等3个项目获市级奖项,教学核心竞争力持续领跑县域同类学校。(二)德育工作亮点纷呈,育人成效日益彰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构建“三维一体”德育体系。全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4次,组织“喜迎国庆·礼赞祖国”歌咏比赛、“端午包粽·传承文化”等传统文化活动8场,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推行“文明班级”“美德少年”评比制度,评选出文明班级12个、美德少年60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成效显著。同时,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召开家长会6场、家长学校培训4期,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参与校园安全值守、课后服务管理等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清洁”“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23次,累计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养全面提升。(三)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1.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开展了“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评选出师德标兵15名,优秀班主任24名。组织学习了xxx老师等先进典型事迹,举办师德演讲比赛2次,征集师德征文186篇。全校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Xx老师带病坚持工作,从不耽误一节课;Xx老师主动承担后进生辅导,利用休息时间无偿补课;xx老师关爱留守儿童,用母亲般的温暖呵护每一个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师德!2.专业能力培养持续发力。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32人次,开展“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30场,搭建“师徒结对”帮扶平台,18名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指导下快速成长。全年有12名教师在县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3名教师获评“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跨越式提升。(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力改善办学硬件设施。投资800万元新建实验楼1栋,配备物理、化学、生物标准实验室12间,更新实验设备300余套,满足学生分组实验需求;改造塑胶操场1个,增设篮球场2片、乒乓球台10张,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空间;升级校园网络系统,实现教学班多媒体设备全覆盖,建成“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教学过程、优化家校沟通渠道。同时,打造校园文化长廊3处,增设励志标语、名人名言展板50块,补种绿植200余株,校园环境更加整洁优美,人文氛围愈发浓厚,为师生营造了“宜教宜学”的良好环境。二、新学年工作思路: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老师们,成绩代表过去,奋斗成就未来。面对新学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如何提质增效?学生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因材施教?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智慧去思考,用行动去回答。新学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精细管理”为动力,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为支撑,统筹推进“五育并举”,深化“双减”政策落实,着力破解教育教学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县域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三、新学年重点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坚持质量第一,在教学工作上下功夫1.明确质量目标。新学年要确保各年级期末统考成绩要进入全县前三名。这个目标很高,压力很大,但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2.狠抓教学常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继续实施教学常规“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试、认真评价。特别要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3.深化课堂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得课堂者得天下”。要继续推进“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青年教师要上汇报课。(二)坚持立德树人,在德育工作上求实效1.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健全“校长负责、德育处牵头、班主任为主、学科教师协同、家长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创新德育活动载体。聚焦“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重点,开展“清明祭扫英烈”“校园劳动实践周”等活动,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档案,每学期开展心理辅导不少于2次,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3.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从道德品质、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杜绝“唯分数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每学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2次,提升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三)坚持人才强校,在队伍建设上出实招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2.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成立3个县级名师工作室,选拔10名骨干教师担任领衔人,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不少于40人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学竞赛,力争新学年新增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骨干教师5名。3.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教学质量、师德表现、教研成果等纳入考核,拉大奖励差距,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每学期组织体检1次,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3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让教师安心从教、舒心育人。老师们,新学年新起点,新目标新要求。在这里,我想对大家提出“八个要”:一要坚守师德底线,做“四有”好老师的践行者。要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初心使命,以15名师德标兵、24名优秀班主任为标杆,像xx老师那样带病坚守讲台,像xx老师那样无私辅导后进生,像xx老师那样呵护留守儿童,用言行诠释“师者仁心”,绝不触碰师德红线,让每一份付出都经得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检验。二要锚定质量目标,做“八连冠”的奋斗者。“八连冠”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要把“保第一、统考进前三”的目标刻在心里、落在实处——备课要紧扣考点难点,上课要聚焦效率提升,批改要做到“精批精评”,辅导要瞄准后进生转化,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为“提分增优”的支撑点,用实绩守住学校质量金字招牌。三要深耕课堂主阵地,做教学创新的探索者。“得课堂者得天下”,面对“双减”提质的要求,要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惯性,扎实推进“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改革。骨干教师要带头上示范课,青年教师要用心备汇报课,让课堂从“教师主讲”变成“学生主演”,让每一分钟都充满学习的价值。四要坚持终身学习,做专业成长的追求者。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双减”“因材施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理念、新方法;要多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请教,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要利用课余时间充电提升,让自己的专业素养跟上学生成长的需求、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五要扛起育人大任,做德育为先的引领者。“立德树人”不是口号,要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交流。语文课要传递文化自信,数学课要培养理性思维,体育课要锤炼意志品质;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孩子,用耐心、爱心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德育真正“润物细无声”。六要凝聚团队合力,做团结奋进的参与者。“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无论是年级组备课、教研组研讨,还是跨学科育人,都要主动放下“单打独斗”的思维。要乐于分享教学经验,敢于指出同伴不足,善于互帮互助补短板,让年级组成为“攻坚堡垒”,让教研组成为“成长摇篮”,用集体智慧破解教育教学难题。七要勇于担当作为,做攻坚克难的开拓者。面对教育改革深水区的挑战——“双减”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学生个性化需求如何满足?教学质量如何持续提升?大家不能等、不能靠,要像破解难题一样找办法:老教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敢于“试错创新”,全体教职工要拧成一股绳,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八要心系学校发展,做学校荣誉的守护者。学校的荣誉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荣誉,学校的发展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发展。要把“校荣我荣、校兴我兴”刻在骨子里,无论是在校园内教书育人,还是在校园外言行举止,都要维护学校形象;要把个人工作与“八连冠”目标、学校长远发展紧密结合,用每一份坚守、每一份付出,共同书写学校更精彩的明天!老师们,“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学年的号角已经吹响,“八连冠”的目标就在前方。希望大家以“八个要”为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奋斗成就梦想,让我们共同见证学校发展的下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