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成效显著,形成良好风气,激发正能量,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在2025年深入贯彻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在全市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入贯彻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学习教育成效,分析当前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作风建设重点任务,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城市,我市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践行纪律规定,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委讲两点意见。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以作风建设护航我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推动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我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注入强劲动力。(一)坚持政治引领,以上率下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市委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构建“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学习体系。市委常委会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专题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形成“以作风优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共识。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先后12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现场协调解决事关我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等实际问题28项。市委常委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牵头建立“分管领域作风问题清单”,带动各级党组织形成“书记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机制。坚持分层分类抓教育。针对市级机关干部,举办“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46期,邀请中央党校教授、省纪委监委领导授课,覆盖处级以上干部3200余人。针对区(市)干部,开展“百场党课下基层”活动,组织党校教师、先进典型深入街道(镇)宣讲。针对基层党员,编印《作风建设口袋书》《典型案例警示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市累计开展专题学习1.2万场次、警示教育会480场,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精神的知晓率、认同度达98%以上,初步实现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思想转变。(二)聚焦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破解作风顽瘴痼疾。一是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整治突出问题。市委制定《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梳理出“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28项重点问题,建立“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二是靶向发力解民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问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行“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集成改革,整合税务、公安、民政等8个部门数据,实现二手房交易“一窗通办”、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惠及群众超12万户,办理时限压缩75%。针对“审批慢”痛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升级“穗好办”平台,推出“秒批秒办”事项236项,其中企业开办、社保参保等高频事项办理效率提升80%,政务服务满意度连续3年稳居全国主要城市前3位。三是从严执纪强震慑。坚持“零容忍”态度,全市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156起,处理21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63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例32批68起。特别是针对“吃公函”“假培训真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开展“三公”经费专项审计,发现并整改问题线索43条,推动建立“公务接待事前审批、事后公示”制度,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三)突出实干实效,以优良作风赋能高质量发展。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引导党员干部在重大任务中锤炼作风、展现作为。一是在深化区域系统发展中显担当。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为127个重大项目配备“一对一”专员,协调解决用地、环评等问题346个,推动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广汽丰田第五生产线等项目提前3个月落地。深化“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出“政策计算器”“免申即享”服务,惠及企业2.3万家,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5%。二是在民生改善中践初心。市教育局实施“百校焕新”工程,投入28亿元改造提升老旧校园138所,新增学位5.2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动态清零。市卫健委推进“医联体”建设,在远郊区新建3所三甲医院分院,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提升至63%。创新“党建+网格化”模式,组建1.2万名党员参与的“民情观察员”队伍,化解历史遗留问题437件,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23%。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多项指标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这组数据充分证明,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优良作风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二、久久为功,持续深化,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期,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压力,也迎来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越是任务艰巨,越要锤炼过硬作风。越是爬坡过坎,越要弘扬实干精神。必须以此次总结会议为新起点,坚持“三个绝不”。绝不让作风问题反弹回潮,绝不让服务群众承诺落空,绝不让我市发展错失机遇,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强保障。(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作风建设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升华。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路线,深刻感悟“老城市新活力”的战略指引。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等重点领域,举办“我市发展论坛”12期,邀请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才授课,开设“数字经济”“跨境贸易”等专题研修班,推动干部练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宽肩膀”“真本领”。二是加强纪律教育。编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负面行为清单》,明确“禁止违规收送电子红包”“严禁借培训名义公款旅游”等50条“红线”。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组织参观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观看《零容忍》《永远吹冲锋号》等警示教育片,用身边案例敲警钟。深化“清廉我市”建设,打造“廉洁企业联盟”等特色品牌,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让清正廉洁成为我市干部的鲜明底色。(二)聚焦中心大局,以过硬作风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把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服务大局中检验作风成效。一是全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工程,推动与港澳在商事登记、跨境社保、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规则衔接,年内实现“跨境通办”事项超200项。加快南沙“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行“极简审批”“告知承诺制”,力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地数量增长20%。实施“链长制”招商,紧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组建10个专业招商团队,力争年内引进百亿级项目10个以上、亿元级项目100个以上。二是坚决扛起制造业立市使命。开展“制造业攻坚年”行动,推进广汽、广药、广钢等龙头企业“智改数转”,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落实“企业服务日”制度,每月15日组织市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建立“问题收集一分类交办—限时办结一回访评价”闭环机制,全年为企业减负超800亿元。三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实施“民生十大工程”,投入150亿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竣工3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00个,加装电梯500台。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2万个,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85%。深化“民呼我为”机制,升级“12345”热线“即接即办”功能,对群众诉求实行“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确保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三)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织密制度笼子。一是织密监督网络。整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统计等监督力量,建立“四风”问题线索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四风”智能预警平台,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隐形变异问题精准画像。畅通“随手拍”“一键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让作风问题“无处遁形”。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将作风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权重提高至20%,加大群众满意度、企业评价等第三方评估权重。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每年表彰100名先进典型,优先提拔使用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当好“第一责任人”,每季度听取作风建设汇报。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作风整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同志们,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新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