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十五五”期间将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提升能效标准,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强化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结合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4·27”重要讲话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确保完成区“十五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比2025年有所下降,下降基本目标为13.5%,激励目标为14.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574.84吨、32.59吨、85吨、60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示范,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力构建区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中国丝绸新都核心区”建设。引导生产企业向集约化、机械化、省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广基地轨道式喂叶装置等新设备的应用,推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循环利用配套技术体系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提高蚕沙无害化治理率,推进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治理、桑蚕种养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以恒业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重点,深化桑枝、蚕沙、蚕蛹、下茧等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研发生产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等产品,扩大桑枝提取生物碱药物规模,加快推进大型蚕丝蛋白提取综合生产基地及丝胶护肤品深加工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链。以德胜镇被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为契机,着力打造桂西北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轻工园(茧丝绸)百亿园区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重点推进丝绸产业园项目、桂华丝绸加工项目、轻工园(茧丝绸)项目、深圳同益新丝绸园项目(国色天丝产业园、国色天蚕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建设轻纺城。着力引进织绸及丝绸印染、绢纺、蚕蛹蛋白、蚕蛹油、下脚丝和废丝等深加工企业,发展服装设计等产业,形成“印染—服装设计一文化创意”产业链;着力引进缫丝设备制造、织绸设备制造、服装设备制造、自动化蚕具制造等机械设备加工企业;着力引进配饰、辅料等丝绸服装配套产业,构建茧丝绸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千亿丝绸产业集群,建设辐射全球的丝绸产业中心,将打造成中国丝绸新都核心区。做大做强生物质化工产业集群,以皖维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不断完善生物质制聚乙烯醇(PVA)生产装置及其配套公共工程,充分发挥“5105”装置优势,升级生物质化工循环经济工艺路线图,重点利用甘蔗、木薯等非粮型作物资源,发展“生物质—酒精—乙烯—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生物化工产业链。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推进高端生物质聚乙烯醇膜片加工项目建设,生产高端生物质聚乙烯醇膜片,研发可降解包装材料,创新丰富肥料品种,生产秸秆、甘蔗等生物质颗粒肥。以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扩大绿色环保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规模,构建“农林废弃物—灰分—肥料”的良性循环,到2030年,生物质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到2030年,清洁生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十五五”时期,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到2030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水泥、乙烯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区工信和商务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区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选择典型的企业开展节能改造,推动园区内企业能源梯级利用、原料与产品耦合。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到2030年,力争建成1家以上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推动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党政机关办公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其他项目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推动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72%节能标准,大力推进城乡建筑应用太阳能发电。稳步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到2030年,区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区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工程创面修复。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换电站建设及运营、“八桂充”平台综合运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及回收网点建设。推进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大力发展公铁等多式联运,铁路货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坚持公交优先原则,推动公交专用道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公交运行路网,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推广智能化、轻量化、高能效、低排放的营运车辆,鼓励和引导技术落后和高耗低效营运车辆有序退出。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到2030年,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30%左右,铁路货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区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财政局、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优化农村可再生能源结构,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水平。加快提升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水平,重点打造以太阳能路灯、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农业为主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到2030年建成农村太阳能公共照明示范点13个,每个示范点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争取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130万元。通过乡镇级示范点辐射带动影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作用和贡献,使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装备,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和渔船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五化技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利用。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到2030年,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力争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区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城市管理执法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率先淘汰老旧车,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持续提升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鼓励公共机构内部充换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到2030年,区80%以上的党政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以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炉窑为重点,着力提升生产装备、工艺和治理水平,持续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完善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正面清单,以油品储运销、板材加工行业领域为重点,实施差异化减排。着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灌区、企业、居民小区,示范引领农业、工业、生活等各领域节水,发挥机关、医院、高校等单位表率作用,持续开展节水改造,推动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强龙江河、下视河、中洲河、洛寿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到2030年,区全域各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优良。(市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水利局牵头;区住建局、城市管理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工程。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推进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大幅减少散煤燃烧。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重点推动叶茂水电站、拉浪水电站扩建及相关电厂储能调频建设;合理扩建和改造升级一批中小型水电站,建设1个生态水电示范站。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晶科电力区祥贝乡1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晶科电力区安马乡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区北牙瑶族乡100WM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区250MW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二期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马乡肯坝村光伏项目、市区祥贝乡拉才光伏项目等6个光伏项目,按年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市、自治区新能源竞争性配置工作,力争获得更多新能源指标落地。到2030年,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以上。(区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供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入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加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落实“一企一策”,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通过采用全密闭、连续化、自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