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农业招商专题调度推进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积极引进优质项目,促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农业招商专题调度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25年全县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农业招商专题调度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农业招商专题调度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农业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目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动员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这场事关*长远发展的硬仗。刚才,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汇报了全县农业招商工作的总体情况,部分乡镇和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既谈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明确了思路。总的来看,大家的认识是深刻的,思考是深入的,这为我们开好这次会议、推动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打赢农业招商攻坚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打好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农业招商引资是关键一招,是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增添核心动力的“牛鼻子”工程。自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上下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依托全县120余万亩富硒土壤的独特优势,聚焦“硒、鱼、竹”等特色产业,成功建成了79个富硒农产品基地,富硒水稻、柑橘、生态渔业等产业的规模化水平稳步提升。我们的品牌效应初步彰显,坚持“绿色+富硒”双体系认证,全县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到60个,新增富硒农产品认证46个,“*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我们的招商引资也实现了良好开局,2024年全年,全县农业招商项目进资额达到4.55亿元,成功签约了11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就有6个,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县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总产值达到了43.6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更是突破1.2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县涉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双2080”工程,即到2026年力争生态鱼养殖面积突破20万亩、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的宏伟目标,对标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刚才的汇报中都有所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的“天花板”亟待打破。有的同志仍然存在“就农业抓农业”的惯性思维,视野局限于一乡一镇的“一亩三分地”,没有真正站位全县发展大局来谋划产业布局和招商策略。有的同志对招商引资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透,面对客商的疑问,解释不清、回应不力,导致一些好的项目线索在我们手中流失。二是产业招商的“精准度”亟待提升。我们虽然明确了四大重点领域,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对于产业链的梳理不够系统,对上下游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不强。我们引进了不少生产型企业,但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补链”“强链”环节,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依然不足,农产品“原字号”卖得多、精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的短板依然突出。三是招商渠道的“覆盖面”亟待拓宽。我们目前的招商方式还比较传统,主要依赖政府“走出去”推介,对于“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乡友招商”等更高效、更精准的模式运用得还不够充分。现有企业的人脉资源没有被完全激活,广大在外乡贤的宝贵资源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导致我们的招商信息来源单一,错失了许多合作机遇。四是服务保障的“协同性”亟待加强。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乡镇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目前,“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还没有完全拧成一股绳,存在信息壁垒、职责不清、协作不畅的问题。项目落地过程中,发改、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前瞻性服务、并联式审批还做得不到位,影响了项目落地的效率和投资者的信心。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是我们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搬掉的“绊脚石”。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坚决予以破解。二、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以更高站位谋划农业招商引资新格局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做好新时期的农业招商工作,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观念,树立全新的战略思维,在思想认识上来一次大解放、大提升。第一,要树立“全产业链”思维,下好产业集群发展的“先手棋”。我们不能再把农业招商简单理解为引进几个种植养殖项目、建几个加工厂房。必须立足于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用“全产业链”的思维来谋篇布局。要围绕我们的“硒、鱼、竹”等优势产业,绘制出清晰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向上游,我们要思考如何引进优质种苗、生物农药、有机肥料、智能装备等配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在中游,我们要紧盯精深加工这个核心短板,集中力量招引能够将我们的富硒大米加工成米粉、米乳,将我们的生态鱼加工成预制菜、鱼子酱,将我们的橙柚加工成果汁、果脯的龙头企业;在下游,我们要积极对接冷链物流、品牌策划、电商平台、休闲观光等领域的优质客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只有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第二,要树立“精准化”思维,打好重点领域突破的“攻坚战”。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学会聚焦,学会“弹钢琴”,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的农业招商工作要牢牢锁定四大重点领域:富硒大米、生态渔业、富硒橙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各乡镇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内耗,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的招商策略。哪个乡镇的水稻基础好,就要在引进大米精深加工和品牌运营商上做文章;哪个乡镇的水域资源丰富,就要在生态渔业和水产品预制菜项目上求突破。县农业农村局要牵头做好统筹,引导各乡镇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集团军”作战模式。同时,我们不仅要“招大引强”,更要“扶优育强”。要大力实施“雏鹰企业”培育计划,深入我们本土有潜力的企业开展调研,一企一策,帮助他们解决用地、融资、技术、市场等实际困难,鼓励他们与引进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借船出海”,快速成长为本土的“小巨人”。第三,要树立“开放式”思维,织好内外联动立体的“资源网”。招商引资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构建一个多维度、广覆盖的招商网络体系。一是要深耕“以商招商”。我们现有的企业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大使”,他们对产业的理解最深,对市场的触觉最敏锐。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鼓励企业家们发挥人脉资源优势,帮助我们牵线搭桥,对成功引荐项目的要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二是要活用“乡友招商”。*在外有大量的成功人士,他们是家乡发展的宝贵财富。要建立健全在外乡友信息库,定期举办乡友恳谈会、项目推介会,用乡情、亲情和事业感召他们返乡创业、投资兴业,让他们成为家乡发展的“合伙人”。三是要主动“走出去招商”。要改变过去“天女散花”式的推介方式,结合我们的产业优势,精心策划,精准定位,组建专业化的小分队,主动敲开*地区、*地区等重点区域知名企业的大门,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招商。通过深入交流,了解企业需求,展示我们的产业基础、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争取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知名的农业展会、投资论坛等活动,借助这些平台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我们的招商策略和工作方法,提升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水平。三、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以更实作风确保农业招商攻坚战见行见效思路已定、方向已明,关键在于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招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推动落地,用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效为“硒、鱼、竹”产业发展赋能,确保“双2080”工程目标如期实现。一是压实责任链条,构建“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要健全“县级统筹、部门主责、乡镇主抓”的三级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每月召开招商工作调度会,听取进展、破解堵点;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富硒产业”“生态渔业”“特色加工”3个专项招商工作组,每个组由1名县级领导带队,明确5-8项年度重点任务,比如富硒产业组年内需完成2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进,生态渔业组要推动3个万亩养殖基地配套项目落地。各乡镇要参照成立工作专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定“一乡一招商清单”——如*镇聚焦富硒水稻加工,年内需对接5家以上米粉、米乳生产企业;*乡依托水域优势,重点推进2个生态鱼预制菜项目洽谈。同时,建立“招商任务认领制”,将11个签约项目、4.55亿元进资目标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签订责任状,确保每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回音。二是优化服务保障,打造“全程护航”的营商环境。针对项目落地“肠梗阻”问题,推行“项目管家”全周期服务——每个招商项目明确1名专属管家,从项目洽谈、手续办理到投产运营全程跟进,比如在用地审批上,由自然资源局牵头,提前介入项目选址,开辟“农业项目绿色通道”,将用地预审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在政策兑现上,建立“免申即享”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动兑现税收减免、补贴补助等政策,无需企业反复申报。同时,每月召开“部门联席会”,组织发改、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现场办公,集中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物流等难题。比如针对冷链物流短板,由交通局牵头,年内规划建设3个县域冷链集配中心,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仓储配送服务,切实让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将农业招商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硬指标”,制定《农业招商考核办法》:对完成年度任务的乡镇和部门,给予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加分、招商经费倾斜等奖励;对引进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的,额外给予5万-10万元专项奖励;对未完成任务、工作推诿的,进行约谈问责,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同时,成立由县纪委监委、县政府督查室组成的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月抽查项目进展,每季度通报进度排名,对“纸面招商”“虚假推进”的问题严肃查处。比如对签约后3个月未实质推进的项目,倒查责任部门原因,限期整改;对服务企业不力、造成项目流失的,依规依纪追责。四是凝聚多方合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要打破“招商只是政府的事”的误区,推动形成“政企联动、干群同心”的招商格局。一方面,深化“以商招商”激励,对现有企业成功引荐新项目的,按引进项目实际投资额的0.5%~1%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另一方面,激活“乡友资源”,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完善在外乡友信息库,年内组织2场“乡贤返乡创业恳谈会”,邀请*地区、地区的籍企业家回乡考察,推动3~5个乡贤投资项目落地。同时,利用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设“农业招商专栏”,宣传成功案例、解读优惠政策,每周发布1期招商动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招商线索,对有效线索给予2000-5000元奖励。农业招商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县上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以“攻坚克难、务求必胜”的决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招项目、引资金、强产业,为我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2080”工程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