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2025年8月秘书工作(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秘书工作需细致高效,注重沟通协调,提升专业技能,保持良好心态,持续学习进步。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经验交流:2025年8月秘书工作(5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验交流:2025年8月秘书工作(5篇)目录初做秘书三悟一年前,我从办公室人事科调到秘书科工作。随着对秘书这个岗位慢慢由陌生变得熟悉,我从中也得出了一些感悟。一、敬畏心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前提人有敬畏心,才会行有所止。秘书工作者在领导身边,承担着沟通内外、综合协调等职责,更需心怀一颗敬畏心。当秘书,必须敬畏各项规章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严格遵循,来不得半点随意和“想当然”。记得我刚到秘书科,就赶上一年一度人代会召开,领导安排我负责会议材料的排版打印。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二话不说便干起来。因为文件是各个部门汇总上来的,格式都已经调得差不多了,我简单扫了一眼,感觉没什么问题便全部打印出来。当我把文件送到领导手上时,领导皱了皱眉头:“你是全部按照规范格式弄的吗?”我心虚地应了声“是的”。领导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重新对照标准检查一遍再告诉我。”不检查不知道,相比于其他同事的“严丝合缝”,自己所负责的文件在字体、字号、间距上没有一处是对的。那天所有的既定安排都因为我的失误被打乱了,领导虽然没有批评我,但也指出如果真的把这个文件发下去,参会的代表会认为办公室连公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懂,给单位形象造成损害。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也感受到秘书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作为秘书,还要敬畏组织,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一文中谈到,“秘书的活动面比舞台上的配角更窄,它没有台词,没有亮相机会。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正确对待名利荣辱,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深化自身的修养”。当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必须自觉把组织利益放在前面,甘于默默奉献,甘当无名英雄。从事秘书工作,如果怀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想法,事事都想“回报”,要求“更多的好处”,一定会破坏规则的公平性,损害集体利益。秘书工作者更要时刻敬畏组织赋予自己的使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将这份敬畏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坚持“把职业当事业”,从小事做起,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信任,赢得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二、同理心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关键同理心,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我很认同一位企业家说过的一句话:“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就是看他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能否把你的世界变成我的世界。”秘书工作同样如此。好的秘书,首先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举例来说,收发公文是秘书重要的日常工作,在处理过程中,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二传手”,一种是“存储器”。前者是签收登记,一送了之;后者是细致分类,准确掌握。记得自己刚走上秘书岗位时,就是一个地道的“二传手”,给领导送文件通常是放下就走。有一次,我去送一个会议通知,正准备转身离开时,领导叫住了我:“我还有事来不及看了,你说一下这是什么通知。”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竟愣在那里,脑子一片空白。领导见我如此,只得摆手让我出去。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后,我脸上火辣辣的,心想自己太不用心了,连这种问题居然都回答不上来。事情虽小,反映的却是我“不走心”的工作态度。从此以后,凡是交给领导的不涉密的文件,我拿到后都会浏览一遍,牢牢记下其中的重点内容再呈送上去。后来我逐渐养成了习惯,遇事总想如果我是领导会怎么办、怎么说,从而提醒自己考虑到每一处细节,努力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慌。做好秘书工作,还要站在同事的角度处理问题。比如,当领导就某一事项作出批示时,我会把自己设想成当事的同事,从对方的视角去理解领导意图,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请示领导。这样一方面能把领导的指示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杜绝偏差;一方面也能帮助同事准确地领会要求,更好地开展工作。三、责任心是做精秘书工作的保证高度负责是干事创业的起码态度。秘书工作无小事,出了事都是大事。当工作遇到疑惑时要避免“浅尝辄止”“懵懵懂懂”,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起草和校对文稿时要“一步三回头”,杜绝细节纰漏和低级错误;随同领导调研时切忌走马观花,而要跟上领导思路,抓住重要细节,随时记录整理。好学才能上进。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把学习中央精神、掌握党的政策、关注时政信息作为“规定动作”。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及时掌握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工作动态,了解最新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秘书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本着对单位负责的态度管好言行,加强自我约束,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净化朋友圈,抵制不正之风,以自身的良好品行维护好单位的形象和权威。电话通知有学问筹备会议时,电话通知各部门参会是办公室人员的一项常规工作。初当秘书时,我认为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只需原原本本传达会议通知,讲清时间、地点即可。但随着工作的开展,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我发现要做好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还真不容易。这里通过几个例子,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一、事前:了解清楚很重要某次召开重大活动筹备会议,涉及卫生、安全、宣传等部门。当电话联系到某部门时,对方工作人员为准确通知到位,询问我本次活动需要其部门参与的具体事项有哪些。我愣了一下,因为本次活动方案由某单位牵头制定,我手头并没有准备,只好让对方再与牵头单位联系。这件事虽然顺利解决了,但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办公室工作不能有半点疏忽,会前通知更不能模棱两可、稀里糊涂,否则就会影响会议效果。从这以后,每次电话通知前,我都要认真阅读会议方案和会议材料,特别是重点任务、重点对象、注意事项等,了解清楚会议的每一个环节,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预演会议流程。正式电话通知前,我会在本子上罗列出会议关键词,比如“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确保了然于胸。二、事中:一个部门也不能少某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按要求设了分会场,与会部门达三十多个。会议按时开始后,有一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却还没有签到。我赶紧联系其办公室人员,对方答复之前并没有收到会议通知。我这才回忆起来,昨天给他们打过电话,但没人接听,后来我外出办事,一忙就忘了再次打电话过去。这次失误让我懊悔万分。我认真总结了教训,思考怎样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并寻求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于是,现在每次电话通知前,我都会在电脑上列出所有与会部门,然后按顺序一一通知,凡通知到位的部门都改成红色字体显示,凡未能接通的部门则仍用黑色字体,并在后面添加上电话号码,这样做一是方便回头看,对哪些部门还没通知到位一目了然;二是方便再次电话联系。这样把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确保不出差错。三、事外:不能仅仅是机械传达某次电话通知会议,接通电话后,对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准确地说出我的姓和职务。我愣了一下,因为我并不认识他,他解释看到这个座机号码就知道是我办公室的。我这才想起来,有几次打电话到这个部门,都是他接的,但我从没问过他是谁,往往是电话一通,就开始程序化地传达会议要求。这次尴尬引起我的反思:电话通知不仅仅是单向机械传达,也是办公室和部门之间的一次沟通与合作。于是,我开始留心每一次通话。针对接触部门较多的情况,我用一张表格详细记录下每个部门办公室接听电话人员的姓和性别,并努力记住他(她)的声音。这样,每当电话中传来对方的声音,我都能及时准确地与对方打招呼,电话通知变得不再冷冰冰,沟通更加和谐愉快。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哪怕是一件再简单的事,只要肯琢磨、爱动脑,总能发现新天地,开辟工作的新境界。就拿电话通知会议来说,虽然简单,但其中也有学问,只有认真对待、处处留心,才能确保工作到位。牢记乡谚做秘书在农村长大的我,得到不少乡风民俗的滋养,有些甚至对我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记得儿时,每当我们言行“出格”时,母亲总是用一句“对症下药”的谚语来教育我们。尽管当时似懂非懂,但母亲的良苦用心我们竟也心领神会。这些经乡民口耳相传积淀而成的谚语,大多质朴晓畅、明白如话。现在,虽然儿时生活的乡村早已难寻旧时踪迹,但那些乡谚,却被我当作精神财富带到了城市,时时引导我努力做一名德才兼备的秘书。一、“学习如走路,一步不能住。”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是儿时的我太过贪玩,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当此时,母亲总是用这句话来激励我。后来我终于在逆境中奋起,成了一名让不少村里人羡慕的读书人。学习就像人生的发动机,一旦停下,人生就要落后。做秘书工作也是如此。现在我虽然已经实现了母亲的心愿,但学习于我却是一辈子的事情。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只有不间断地学,才能增长才干,走向成功。二、“人在人面晃,刀在石头荡。”小时候的我有点腼腆怕羞,就是去邻家借点酱油,我也要磨叽半天,母亲就常用这句话来教育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别人面前“晃”的机会多了,就会更老练,刀在石头上荡的频次高了,就会更锋利。说白了,人要老练,刀要锋利,就离不开“磨练”二字。这是母亲教育我要勇敢地迎接挑战、接受锻炼。这对秘书的成长也尤为重要。比如在会议上发言,对于怕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的秘书而言是一种挑战。然而与其畏蒽不前,不如放开一搏,有了精心准备的第一次,第二次就会沉稳许多,再往后就能气定神闲了。因此,秘书遇事不能老躲在后面,一定要勇于战胜自我,主动经受锻炼。三、“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母亲总对我们说,早起一点可以多出很多时间去干农活。母亲经常用她的言行教育我们要勤劳。毋庸讳言,秘书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可以说,领导有多忙,秘书就有多累,只是工作性质不同。秘书工作的性质,要求秘书一要脑勤,要事事想在领导前头,只有勤于思考,工作才不会被动。二要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多记,一方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把事情办得更周密、妥帖。三要口勤,要见人多尊称,遇事常请教。四要腿勤,秘书只有沉到一线去,下到基层去,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五要眼勤,秘书要多观察,多阅读,以此来增长人生阅历,提高工作水平。四、“饭碗里的芋头,不拨不动。”母亲常说,做人老实是本分,但也不能呆板、生硬,如果是“饭碗里的芋头,不拨不动”,那就不可救药了。母亲要求我们做“未拨先动”甚至“不拨也动”的人。要做好秘书工作,首先要积极主动。领导交代过的事要做好,领导没交代的事也要做好;领导想到的要常提醒,领导没想到的,秘书要考虑到。其次要善于应变。一旦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决策时,秘书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应对,以减少负面影响。五、“高山灯有人点,没人来添油。”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这种灯点一两个晚上就要加长灯芯,往里添油。我们姐弟几个由于懵懂无知,加灯芯添灯油的活一般都是母亲包干了。每当此时,母亲总是叹口气说:“高山灯有人点,没人来添油。”现在细细剖析这句话,其中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首先,一“灯”之光照亮一屋,有人点却没人续,说明没有人考虑“公”事,这是母亲批评我们自私。其次,“灯”悬“高山”,点灯难而续油更难,这是母亲批评我们怕苦畏难。再次,给灯续油不仅是一桩苦差事,容易弄脏手和衣服,弄不好还有摔坏灯盏洒尽油的风险,这是母亲批评我们不敢担责。这句乡谚对指导我们做好秘书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是要一心为“公”。在领导身边工作,处事待人都要从大局出发,从领导的立场考虑问题。一个“私”字当头的秘书,既不能得民心,也难以合“官意”。二是要善于破“难”。秘书必须“逢难不怕难,知苦不叫苦”,如果遇难就退缩、见苦就抱怨,是不能胜任繁杂辛苦的秘书工作的。三是要勇于担“责”。对于该担的责任,秘书一定要勇敢面对,理由一箩筐的秘书,只会令领导敬而远之。六、“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句话在母亲口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之所以能做到“不怕”,就在于“身正”。秘书是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的“中转站”,由于接近权力中心,即使不掌握实权,也有各种便利,难免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但是,只要始终保持高洁的人格,坚持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言不发,始终恪守做人的底线,就能够“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文字秘书服务领导调研不能忽视的小细节文字秘书经常要随同领导外出调研,记录领导调研中的指示和要求。在服务领导调研过程中,常规性工作文字秘书一般都做得很好,但有时容易在细节上犯糊涂。我的体会是,细节见高下、细节定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