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党员干部学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通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通过学习纪念活动,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篇)党员干部学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通用)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党员干部学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岁月奔涌,冲不淡那段烽火连天的集体记忆。回望峥嵘往昔,无数革命先辈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与人民命运与共的深厚情怀,在艰苦卓绝中浴血奋战,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从那激昂的号角声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以矢志不渝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听战斗号角中的忠诚回响,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举旗者。淞沪会战硝烟蔽日之时,“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命令如号角撕裂长空。八百壮士孤悬危楼,面对敌军重围,以残躯誓守每一寸国土。谢晋元将军那句“这是我们最后的阵地,是我们的坟墓”的誓言,至今仍如金石坠地,铮铮有声。同样撼人心魄的声响,回荡在狼牙山巅——当弹药耗尽,五位八路军战士向着深谷纵身一跃,用生命换来一条掩护战友和群众成功转移的“生路”。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先烈精神为灯塔,照亮信仰之路。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常怀“一片丹心图报国”之志,常行“俯首甘为孺子牛”之事。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以实干诠释忠诚,用担当书写热爱,真正做到用一生去践行入党时的铿锵誓言。二、听生产号角中的团结回响,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勤务员。抗战史诗不仅有铁血悲歌,更有军民同心奏响的生产号角。在陕北贫瘠的黄土高原,王震将军一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点燃三五九旅拓荒的激情。昔日荒芜的南泥湾,在锄头与汗水下蜕变为“陕北好江南”,飘扬的垦荒歌声成为那个时代最动人的号角。更令人动容的号角响彻西南险峰——为打通抗战命脉“滇缅公路”,二十万各族儿女在深山绝壁间以简陋工具开凿生命通道。悬崖上凝结的号子声与血肉,书写着“血肉筑成抗战路”的不朽传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赓续这份鱼水情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三、听胜利号角中的信念回响,做“笃志初心谋复兴”的追梦人。抗战胜利的辉煌,由无数艰辛步履走出。从东北抗联十四年浴血苦斗,到入缅远征军异域埋骨他乡;从敌后根据地军民昼伏夜出的游击战争,到正面战场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杀——胜利之路每一步都浸透鲜血与牺牲。正是这般百折不挠的坚韧、向死而生的勇毅,最终汇聚成胜利的雄浑号角。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当代青年尤其需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必胜信念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改革深水区勇闯新路,在发展最前沿奋楫争先,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抗战的硝烟虽已消散于历史长河,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明灯,时刻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铭记历史,方能不忘来路;传承精神,方能勇赴前程。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汲取精神伟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奋进篇章。一、赓续忠贞不渝的坚定信仰,以爱党爱国的赤诚忠心书写新时代奋进篇章。抗战史上的每一段历程,都铭刻着信仰的印记;每一场战斗,都闪耀着忠诚的光辉。张自忠将军在给官兵的信中写道,“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字里行间的赤诚比弹片更坚硬;赵一曼在刑场上高呼“为抗日而死是光荣的”,昂首赴死的姿态如寒梅般挺拔;吉鸿昌在就义前留下“恨不抗日死”的绝唱,以脊梁为碑,刻下不屈的民族血性……正是舍命救国、舍身报国的坚定信仰,驱使着无数革命英烈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这段峥嵘岁月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融入血脉,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清醒,立场坚定,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也要自觉将个人的信仰追求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壮阔洪流中,树立“许党报国”的鸿鹄之志,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落实到履职实践和本职工作中,做到行动坚决、步伐铿锵,在为国为民的奉献中淬炼无悔青春。二、赓续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以敢闯敢为的拼搏决心书写新时代奋进篇章。“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从淞沪会战中“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以血肉之躯筑成最后防线”的悲壮不屈,到武汉会战中“万家岭上硝烟烈,斩尽倭寇报国仇”的铁血担当,再到“百团大战”里“破袭交通线、摧毁据点群,让侵略者闻风丧胆”的雷霆之势……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守土寸步不让,怀揣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共赴国难,以钢铁意志筑就了不可攻破的血肉长城,托举起了民族存续的最后希望。如今锦绣山河,皆是英雄热血绘就。抚今追昔,广大党员干部当传承拼搏精神,永葆攻坚克难的勇气,将对先烈的崇高敬意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主动去科研攻关一线展聪明才智,去乡村振兴一线洒奋斗汗水,去改革攻坚一线接“烫手山芋”,去服务群众一线感受民生冷暖,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建功立业,多啃“最硬的骨头”,多做“热锅上的蚂蚁”,在接续奋斗中不断锤炼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过硬本领,敢于拼搏,敢闯敢为,善作善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三、赓续亲如一家的鱼水深情,以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书写新时代奋进篇章。“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力量密码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鱼水深情中。面对强敌,军民同仇敌忾,创造性地开展铁道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斗,谱写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壮丽史诗。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无论面对何种境地,人民始终与国家站在一起,自觉将个人前途命运与民族危亡紧密相连。如今身处和平年代,广大党员干部当不忘来路,要多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躬身践行的姿态擦亮“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底色。要多坐群众“热板凳”,多听群众“心里话”,多算群众“生活账”,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谋实策、办实事,将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民生关切的关键问题解决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回应群众期盼。更要与人民同频共振,既承接好抗战年代“依靠人民”的制胜密码,又在新时代淬炼出“服务人民”的坚实底气,让“依靠”与“被依靠”在历史接力中生生不息,书写新时代奋进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密苏里舰上的签字终结了东方战场的硝烟;10月25日,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一连串镌刻于民族记忆的日期,不仅标志着3500万军民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更向世界宣告:正义终将战胜野蛮,团结终能击溃压迫。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9月3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启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被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它提醒我们不忘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为抗日战争指明了前进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斗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是一面镜子,不断告诉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强权独裁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中国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并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坚信,正义的事业必胜!正义的事业必将彪炳史册!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伟大的我们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万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全体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于绝境中毅然奋起,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使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统一战线旗帜,有力推动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后在海外公开发表。1935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两份宣言释放了中国共产党的极大诚意,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在其鼓舞下爱国救亡力量集结壮大起来。在同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党提出了“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的基本策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和首倡者。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着手开展团结争取工作,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了西北联合抗日,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打开新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了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向全国民众展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1937年9月,蒋介石事实上宣布承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巩固了抗战胜利的政治保障。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战火中得到了磨砺与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产生恐惧和敌视;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面对多线作战的形势,对国民党政府转变策略,采取政治诱降手段,使得国民党内部再度涌起投降、反共的逆流。因此,国民党顽固派在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制造分裂,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一度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坚持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坚定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是坚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