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校合作、课程融入、实践活动等多途径,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范文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推动学校学生常规化管理建设,特制订本方案。二、任务目标1.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文明素养。2.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学生文明公约,让学生在校有章可依。3.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社团建设,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4.通过文明着装、文明间操、文明住宿、文明言行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各项文明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养。5.实施“星级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三、具体条款(一)整合家校社会多方资源,构筑学生常规管理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常规管理教育体系,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长会制度和家访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树立家长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习观。举办临时监护人职责培训班,让所有临时监护人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及正确的育人方法。让家长参入德育活动管理,有计划有落实,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每学期每月同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引导教师认真研究和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注重培养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教师切实把握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积极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把握育人契机,提高课程育德质量,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班会课,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教书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挖掘教育素材,任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备课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十大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改变师德考核以量化为主的作法,把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学生对教师示范作用的评价及师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为师德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师德评价主题及内容多元化,从教师思想深处转变观点,真正把学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教学辅助等学校管理人员要坚持言传身教,做好行为示范和表率。(二)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学生文明公约学校制定学生行为文明公约,规范学生言行,德育处与值周班级每周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当天公示并纳入班级量化。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4)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2.诚实守信,礼貌待人(5)尊重老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6)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7)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3.遵规守纪,勤奋学习(8)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9)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10)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11)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4.勤劳俭朴,孝敬父母(12)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13)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14)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5.严于律己,遵守公德(15)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16)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17)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三)强化学校社团活动,营造健康成长氛围。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学校积极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指导,发挥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枣庄三中学子在活动中成长。1.健全组织结构,明确活动方案(1)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德育处、艺体部、团委等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实施。(2)团委负责组织社团指导教师,制定各学生社团本学期活动的总体方案,并对各社团及其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和评价,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3)各社团原则上设指导教师1名。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资料(如社团活动计划、活动图文记录等)积累,每学期末报送活动资料,交团委存档。(4)各社团原则上设立正、副社长各一名。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社长由本社团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每年改选一次。(5)各社团都有义务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如艺术节、文艺汇演等等。(6)各社团每学年结束都要进行总结,并由领导小组对各社团指导教师履行职责及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作出评价,落实待遇,表彰先进,推动社团活动向高层次、高品位方向发展。2.严格组建程序,规范活动过程。(1)社团申报学校每学年6月接受社团申报。教师根据个人爱好、特长等实际筹建社团,将计划书交至团委审批。(团委、教务处负责)传统文化类:红星社(篆刻),太极拳社,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剪纸社,棋社,经典诵读社,雅社(诗词创作与鉴赏)艺术特长类:一画书社(硬笔书法),新民乐社,合唱团,速写素描艺术社,油画社,现代音乐社,云锦社(工笔画),流行歌唱社,动漫社体育特长类:篮球社,排球社,游泳社科技创新类:图灵编程社,创新工作室文化拓展类:读书会社,模拟联合国社团,英语话剧社,辩论社,阳光心理社(2)社团纳新在对全校高一学生进行社团推介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兴趣报名填写《社团报名表》交至班主任处,由年级处统一整理。为保证社员学习时间,同时也便于社团管理,每位同学只能参加一个社团。原则上报名后不允许更改,如有特殊情况,各社团应及时将成员更替信息向高一年级处报备。(3)社团启动公布各社团师生名单,向指导教师颁发聘书。学校有关部门具体协调、安排各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整合资源,提供设施,为社团活动开展创设条件。各指导教师制定本学年社团活动计划,全面启动社团各项活动。(4)社团建设A.各社团应按照本社团宗旨,本着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的原则,并结合自身条件、学校特点,积极开展具有社团特色,内容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B.社团所开展的一切校外活动必须事先报请校团委备案,严禁先活动后申请的情况出现。活动时应确保安全第一,传达活动的意义,以免出现安全事故。C.各社团应将活动的后期宣传报道作为社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结束以后以文字报道结合照片的形式上交校团委,在校园网等媒体积极宣传活动效果。D.各社团应每周上课时做好本社团成员的考勤与活动课程的记录,以备考评。E.团委负责社团指导老师的考勤工作。(5)成果展示结合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元旦晚会等开展社团成果展示活动,或确定“社团巡礼周”,以活动展示、图片展示、公演展示、比赛展示、作品集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各社团成果。(四)实施班级值周制度,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决定实施班级值周制度。班级值周制度集文明示范、劳动服务、值勤管理于一体。全校高一、高二各班级每学期担任为期一周的值周工作。值周班级负责对全校学生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枣庄三中学生管理十个严禁”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值周班级班主任和年级处德育职员老师负责值周指导。建立周一值周班交接制、每天值周班班长汇报制、值周检查数据及时上报制等,值周班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周班对各班的常规检查评比情况,也是对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值周工作内容如下:1.值周职责(1)文明示范仪表举止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热情向师长致礼问候。(2)劳动服务承担学校临时劳动任务。(3)值勤管理校门值勤。检查学生风纪,登记迟到学生,协助门卫工作。检查评比。对学生到校、校服穿着、自行(电动)车存放、教室卫生、课间操、宿舍内务、集会等进行检查评比督促。校园值勤。及时处理学生中不文明及违纪行为。2.具体实施(1)值周班级由高一、高二按周依次担任。(2)岗位设置校门检查组。车棚检查组。教室检查组。宿舍检查组两操检查组。集会检查组。校园检查组(机动)。(3)岗位要求值周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负责,认真执行各类检查细则。每个检查组要“定人、定时、定点”开展工作,每天的检查数据要及时上报相应年级处。(4)指导教师要求负责制定落实检查细则;负责指导各检查组认真做好值周工作;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由年级处德育职员老师负责值周班级交接仪式(地点:值周班教室)。3.值周管理(1)在校长领导下实施班级值周制度,由德育处具体负责,其他各处室积极配合。(2)落实值周责任制。值周管理主要由德育处、年级处德育职员与班主任负责。(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班级值周制度是锻炼、发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舞台,学校通过岗位设置和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值周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4)在值周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类具体管理制度及可操作程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4.值周评估(1)班级值周制度是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创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需将值周工作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认真做好班级值周评估工作。(2)班主任要深入实际,做好每天的值勤指导讲评工作。(3)年级处指导教师要深入实际,做好每天的值周检查指导工作。(4)学生值周评估,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值勤表现做出优、良、差评价,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5)由德育处、团委、年级处根据班级值周任务完成情况,评选优秀值周班级,每学期10个。(五)制定星级班级管理方案,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意识。通过开展“星级班级”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不断提高。1.加强德育常规管理,明确常规量化细则。(1)班主任工作手册:20分按要求交计10分,晚交一天扣2分,扣完为止。各项内容填写充实、书写工整认真、态度端正,计10分,规定内容每缺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2)班主任会议:10分一学期全勤计10分,每缺一次扣5分,迟到、早退每次扣3分(3)学生发展报告:10分按要求交并且对学生评价中肯、全面,得满分10分,晚交一天扣2分,扣完为止。必须是教师为学生下评语,学生自行评定不得分。(4)学校工作落实情况:10分对学校安排的工作及时高效、落实到位的10分,一次不到位扣5分,二次不到位计零分。(5)墙报评比:10分每次墙报评比选优、良、中分别可得10分、7分、5分。未按照规定时间办好板报者该项不得分。(6)主题班会组织:20分认真组织学校布置的每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