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进行常规检查,涵盖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及辅导等环节,确保教学质量。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校XXXX年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办法”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学校XXXX年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办法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组织与课堂育人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教师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行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管理实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XXXX年版)》《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增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二、工作目标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教学常规检查,实现以下几项重点目标:1.明确教师职责,促使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强化备课落实,推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挖教法、注重教研;3.规范教学行为,有效改进教学过程管理与作业设计;4.检查反思整理,提升教师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能力;5.以查促教,以评促管,以管促效,打造务实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三、基本原则教学常规检查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本办法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原则检查内容覆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思、听评课等各个环节,突出关键环节的实效与质量。(二)坚持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期工作计划基础上开展阶段性检查,同时穿插不定期抽查,防止形式主义和应付心理。(三)坚持分级管理、分层指导原则教导处牵头组织实施,教研组、年级组协调配合,分年段、分学科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反馈。(四)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反馈原则突出对教学问题的发现与反馈,重视整改过程及后续成效,真正实现“以查促改、以查促优”。(五)坚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原则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带动作用,对检查结果优异的进行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到位的予以督促整改。四、具体检查内容与实施措施为确保教师各项教学活动落实到位,提升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制定如下常规检查内容与具体实施措施。(一)备课检查检查内容: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预习设计合理、活动安排具体。教学过程详实、环节完整。教学方式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练习设计体现分层、多样化。教学反思具体有实质内容。检查要求:实行每周超前备课制度,教师需在每周五17:00前将下周教学设计、预习呈现、练习方案、微反思上传至指定文件夹。教案电子稿上传至“学科教研组文件夹”及“个人教学资料文件夹”。所有老师须用统一备课模板(由教导处提供),不得使用网上下载范本,应体现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独立再加工。责任分工: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初审,每周完成组内自查;教导处每两周组织一次抽查与集中评比;校长室不定期参与教案质量督查与通报。(二)课堂教学检查内容:教态自然规范、着装得体,精神饱满,口齿清晰;教学准备充分、节奏清晰,时间分配合理;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师生互动密切;注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采用合理提问、点拨、激励策略,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强化关键能力培养,倡导深度学习;教学目标实现度高,学生掌握情况良好。检查方式:各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定期走进课堂;开展推门听课、互听互评、专题评课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公开课不少于1次,听课记录须有不少于15节;指定听课本进行听评课记录并提交,每月底由教导处统一检查。(三)作业设计与批改检查内容:作业内容合理,难易适度,有梯度区分;作业布置频次适中、形式多样、避免低效重复;书写要求明确,有完整批注、评价语;作业批改及时完整,错误订正落实,有个性化反馈;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特殊学生有改进建议和个别辅导材料。检查流程:每月末检查一次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教研组不定期组织作业展评;学校随机抽查学生作业本与教师批改本;对作业批改潦草、内容重复、批改不全等现象,将列入整改通报。(四)教学反思检查检查重点:反思实事求是,能围绕课堂问题提出思考;能从教学失误、学生回应、教学策略等维度深入探讨;存在课堂调整举措、教学优化建议;每周不少于2篇,推荐1篇“深度教学反思”。管理方式:所有反思应上传个人电子文件夹;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推荐优秀反思用于教研组学习研讨;学期末评选“十佳教学反思”及“教学践行奖”。(五)听课与评课检查检查项目:本学期听课总量;听课笔记是否真实、完整、规范;是否按要求参与评课、反馈建议;是否有互评交流记录。流程安排: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听2节课,学期不少于15节;教导处每两周检查听评课记录;推荐有效评课记录在例会中分享学习;未达听课标准者,期末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六)个别辅导与培优补差实施方式:各学科需制定本学期学困生帮扶计划;每位任课教师须明确本班重点辅导学生名单及辅导措施;督查其辅导次数、辅导记录及过程性成效;每月填报“个别辅导情况登记表”并由年级组长审核签字。五、教学质量督导与管理办法教学常规工作要抓得住、管得细、落得实,光靠制度不够,关键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督导机制。为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学校将健全教学质量跟踪与检查管理机制,进一步把责任压实、把过程盯紧,把结果用好。(一)工作组织1.成立教学常规管理小组由校长牵头成立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小组,具体人员如下: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说明校长(组长)XXX总体把关,统筹协调,审定奖惩意见教导主任(副组长)XXX组织实施,负责统筹每月检查与反馈、汇总分析教研组长各学科负责人对本组教师教案、反思、作业等进行日常抽查和整理年级主任各年级负责人配合教研组开展组内检查,组织教师反馈与整改工作督查代表教学骨干若干不定期参与听课、推门课、作业巡查、资料抽检等问题发现现场工作由教导处牵头抓,教研组、年级组配合。工作重点在“做在平时、改在当下”,不搞大检查,但过程跟踪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