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习质量行动方案范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优化学习环境,科学规划时间,增强互动交流,定期反馈调整,激发兴趣潜能,培养良好习惯!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提升学习质量行动方案范文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提升学习质量行动方案范文以精益求精之态,扎实推进“教育”设计工作;怀锲而不舍之志,全力助推学习质量显著提升。一、总体目标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习中心、主动探究、多元评价”为核心原则,通过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推动课堂从“以讲为主”向“以思为主”“以创造为主”升级,实现学生知识习得、能力提升与精神成长的统一。二、核心策略与行动举措(一)重构“学教评”一体化设计,精准对接核心素养发展1.细化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将“知识、活动、综合”三维度素养分解为具体层次(如知识层面的“记忆一理解一掌握”,活动层面的“思维一行为一思维+行为”),制定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2.匹配“学教评”要素:知识类目标:采用“告知+讨论+阅读+表征”等教学方式,通过“纸笔测试+随堂练习”检测基础掌握;活动类目标:设计“思维问题解决+行为实践+综合探究”任务,以“实践操作测试+任务式项目测试”评估应用能力;综合类目标:聚焦“创造”素养,通过“计划—监控—反思—调整”过程,以“专项研究(课题/论文)+成果展示+学术述评”检验高阶思维。(二)深化主动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能1.优化学习方式结构:减少被动学习:压缩讲授时长,避免“满堂灌”,确保讲授占比不超过20%;扩大主动学习:增加“讨论、实践、项目式学习”比重,利用“学习金字塔”原理,将“向他人传授/立即运用”作为核心环节,推动24小时知识保持率从5%(听讲)提升至50%以上(讨论)或90%(转授)。2.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接受式学习:用于基础知识点讲授,配套“预习分享+随堂练习”巩固;发现式学习:针对重难点,采用“问题引导+自主探索”模式,创设生活化情境(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假设一验证”自主建构知识。(三)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反馈1.构建“三阶”评价框架:即时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实验操作、随堂问答”监测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阶段性评价:结合“主题演讲、成果展示、项目报告”评估能力发展,减少单一纸笔测试占比;长周期评价:设置“长时作业、专项研究”,考察知识迁移与创新能力。2.落实教育部评价要求:完善“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结合机制,增加“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贡献、探究报告质量”等过程性指标权重,避免“唯分数”倾向。(四)强化教师能力建设,保障设计落地1.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学习金字塔原理”“素养导向教学设计”工作坊,解读“新教材·新教学”理念;通过“国培计划”“名师面对面”活动,观摩优秀课例,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分解—教学方式匹配一评价工具设计”的实操能力。2.建立教研共同体:以“课堂4.0”(立德树人导向)为目标,组建跨学科教研组,共享“情境创设、任务设计、评价量规”等资源,定期开展“课堂诊断一改进一反思”循环。三、实施步骤1.诊断启动阶段:开展学情调研,梳理现有教学设计问题,制定“学教评”改进清单。2.试点推进阶段:选择3-5个学科开展“主动学习+多元评价”试点,优化教学模板。3.全面推广阶段:总结试点经验,开展全员培训,将“素养导向设计”纳入常规教研,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四、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成立“教学设计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推进。2.资源保障:开发“项目式学习手册”“素养评价工具包”,配备数字化学习平台支持互动探究。3.激励保障:将“学教评创新案例”纳入教师考核,设立“优质课设计奖”,推动优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以上行动,切实转变教师“重教轻学”观念,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最终实现“长知识一长能力一长精神”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