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需持续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执行力度,如何确保其深入人心?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6关于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的研讨材料关于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的研讨材料同志们:根据本次社区工作研讨会的安排,我们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主题,共同学习、交流和探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已实施超过十二年,它不仅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成为新时代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今天,我们重温其精神实质,总结实践经验,直面存在问题,目的就是在新的起点上,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确保其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常态长效。一、十余载砥砺奋进:中央八项规定重塑风气成效卓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首先,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赢得了群众的高度信赖。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为全党树立了标杆。十多年来,曾经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津补贴等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奢华的楼堂馆所停止新建,铺张浪费的庆典论坛大幅减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开展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高达%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一数据雄辩地证明,优良的党风政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巩固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其次,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有力整治了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常态,调查研究更加务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社区层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干部沉下身子,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将办公桌搬到居民家门口,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这种作风的转变,让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关系也更加融洽。最后,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深刻改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提振。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纪律规矩意识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廉洁自律的防线不断筑牢。大家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谋发展、抓落实、办实事上。在〔...〕抗击疫情、防汛救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考验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3/6二、立足社区实践:我们面临的挑战与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当前,在我们的社区工作中,一些深层次、隐形变异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持续整治。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树倒根存,花样翻新。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为基层减负,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山会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部分工作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层面,社区需要填报的表格、撰写的材料依然繁多,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有的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不顾社区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甚至引发居民不满。有的面子工程依然存在,比如搞一些华而不实的社区建设项目,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未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二是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仍然存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仍有堵点。少数社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想,对居民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面对社区治理中的一些硬骨头,比如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矛盾调解、停车位规划等,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居民的居住体验。三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隐形变异,廉政风险不容忽视。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持续加大,一些违规行为由明转暗、改头换面。比如,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私人会所或农家乐;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等方式进行,更具隐蔽性。在社区层面,尤其要警惕利用社区资源谋取私利的行为,如在社区工程发包、服务采购、场地租赁等环节中,可能存在优亲厚友、利益输送的风险。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宗旨意识淡薄、纪律观念缺失,必须露头就打、防微杜渐。三、总结经验启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路径探索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总结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实践路径。结合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头雁引领,压实主体责任。作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责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一把手,是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普通党员干部做到的,书记和班子成员必须首先做到;禁止普通党员干部做的,书记和班子成员必须坚决不做。要将作风建设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底。第二,坚持思想筑基,涵养清风正气。作风问题,根源是思想问题。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5/6剖析违纪违法案例,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要积极挖掘和宣传社区内的廉洁典型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新风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政治生态和人文环境。第三,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作风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居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等民主协商机制,确保社区各项决策和工作都能充分体现民意、汇集民智。要聚焦群众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实B事,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赢得民心。第四,坚持制度建设,织密监督网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根本靠制度。要针对社区工作中容易出现作风问题的风险点,不断完善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建立健全社区财务公开制度,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规范社区工程项目管理流程,防止暗箱操作;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要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可以探索设立社区廉情监督员,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监督中来,形成监督合力,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第五,坚持严字当头,保持高压态势。纪律不严,作风必散。对于任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都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特别是对隐形变异问题要深挖细查,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通过动真碰硬的执纪问责,让铁规矩、硬杠杠真正长出牙齿,发挥震慑作用。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认真查摆问题,积极整改落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我们的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