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大整治力度,聚焦重点领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8关于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省纪委监委关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群众急难愁盼,以雷霆之势、创新之策,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让杭城百姓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清风正气就在身边。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政治担当,构建协同高效的责任体系。一是高位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集中整治纳入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总体部署和清廉建设重要内容。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6次,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指示4次,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导5次,重点聚焦城市治理提升、民生实事推进等领域。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3次,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线督导4次,统筹市级财政资金超亿元,专项用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关键小事。二是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市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专责和协助职责,组建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市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护航共富专项行动方案》《重点领域监督执纪十条硬措施》等文件,明确数字赋能监督、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基层基础、推动长效治理的路径。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包区包案机制,分片联系13个区、县(市)和重点市直部门,开展点穴式督导35次。三是压实协同责任链。建立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四责协同机制。召开市级层面集中整治推进会暨部门联席会4次,压实教育、卫健、民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住保房管、数据资源等主责部门责任。推动形成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职能部门主抓整治、区县落地执行的联动格局。(二)坚持办案引领,形成强力震慑的压倒态势。一是创新机制提质效。坚持以办案开路、以震慑破局。优化升级室组地联动、片区协作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推行领导包案领办复杂案件专班攻坚快查快结绿色通道等模式,出台《市纪检监察机关提升基层案件查办质效工作指引》。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件,办结件,立案人,结案人,查处问题个,处分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人,留置人,移送司法机关人。线索平均处置周期缩短6%,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缩短12%。二是聚焦重点斩黑手。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查关键少数腐败。3/8立案查处区县管干部、重点岗位科级干部人,留置人。深挖彻查了某区住建局原副局长在回迁安置中优亲厚友、收受贿赂案;某市属医院原副院长在医疗设备采购、药品回扣中的腐败串案;某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在征地拆迁、工程承揽中大肆敛财案等一批有震动、有影响的案件。深化重点领域整治。在医疗领域,查处收受回扣、欺诈骗保、过度诊疗等问题件;在教育领域,严惩违规招生、克扣学生伙食费、教辅材料回扣等问题件;在乡村振兴领域,严查侵占挪用惠农补贴、集体三资管理混乱、工程项目建设腐败等问题件;在住房保障领域,整治公租房违规分配、物业维修基金挪用等问题件。三是强化基层办案力量。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基层监督力量要求,推动区县(市)纪委监委空编率降至%以内。优化派驻机构设置,完成个区县(市)派驻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嵌入式监督。全面推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片区协作,全市个乡镇(街道)设立个协作片区,实现力量整合、全员参战。区县(市)主战场作用凸显,立案数、处分人数占全市总量超%,所有乡镇(街道)实现立案全覆盖。(三)聚焦急难愁盼,深化重点领域的靶向施治。坚持问题导向,将整治工作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密结合,结合特色和民生痛点,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一是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针对校园餐管理问题,督促教育、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1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个。严肃查处了某区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虚报食材价格、收受供应商贿赂案;某民办学校克扣学生伙食费用于发放福利案。推动出台《市中小学校外供餐管理办法》《学校食堂食材采购阳光平台监管细则》等项制度,建立供餐企业红黑榜和退出机制,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追讨发放学校临聘人员欠薪万元。二是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用浙农经管数字化平台强化监管,开展多轮次清产核资和问题排查,发现问题个,整改金额万元,补发惠民补贴万元,盘活闲置资产项目个,村集体增收万元。查处了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挪用集体资金投资理财造成损失案;某社区书记设立账外账、私分集体补偿款案。制定完善《市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负面清单》《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项制度,推动三资管理阳光透明。三是整治征地拆迁安置领域乱象。针对城市化进程快、拆迁体量大的特点,重点整治虚增面积、违规认定、优亲厚友、挪用补偿款等问题。发现问题个,追缴资金万元。查处了某街道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与评估公司勾结骗取补偿款案;某社区干部利用职权为其亲属谋取不正当拆迁利益案。推动完善《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配套细则,强化过程公开和监督。四是深化清廉医院建设。聚焦医疗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受红包回扣、欺诈骗保、过度检查用药、不合理收费等问题。督促卫健部门检查医疗机构家次,处理违规机构家,罚款万元,追回医保基金及违法所得万元,向患者退费万元。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人主动说明问题并清退不当得利万元。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个,5/8处理人。推动建立医药代表阳光拜访制度、重点药品耗材跟踪监控机制。五是优化数字惠民服务体验。针对一卡通管理、政务服务中梗阻、政策兑现慢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依托城市大脑和亲清在线平台加强监管,发现问题个,整改金额万元。查处了某街道工作人员违规办理低保、虚报冒领补贴案;某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涉企补贴审核中吃拿卡要案。推动实现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清、对象准、发放快、监管严。六是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严肃查处利用职权在项目审批、监管执法、政策兑现中设租寻租、吃拿卡要、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行为。查处了某开发区管委会干部在招商引资中收受企业好处、违规提供便利案;某执法部门工作人员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案。推动完善《市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七是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重点打击野导黑车、不合理低价游、诱导消费、强制购物等侵害游客权益行为。督促文旅部门受理处置投诉件,为游客挽回损失万元。推动解决西湖景区周边部分区域打车难、部分文博场馆预约难等具体问题。旅游满意度持续提升。(四)突出数智赋能,提升监督治理的综合效能。一是深化大数据监督。充分运用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等平台,精准发现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线索条,占线索总量%。二是推动查改治贯通。针对案件暴露的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向职能部门和区县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份,推动健全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管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度项。三是强化基层监督末梢。深化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建设,发挥家门口的监委作用,收集上报问题信息条,推动解决群众诉求个。二、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坚决贯彻上级部署,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争再用两年左右时间,推动突出问题得到系统性整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一)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凝聚更强合力。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集中整治再抓两年的最新精神,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持续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优化室组地联动和片区协作,加强对主责部门履职情况的再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将整治要求融入业务管理全过程。(二)进一步坚持办案引领,保持高压震慑。坚定不移将办案作为最有力、最直接的整治手段,保持惩治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痛点,以及征地拆迁、开发区建设、平台公司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深挖细查。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蝇贪蚁腐,特别是小官大贪、啃食7/8群众利益的硕鼠。持续优化办案机制,提升运用大数据发现问题能力,提高初核成案率和案件查办质效。对零立案零查处的领域和单位加强督导。(三)进一步深化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对标中央、省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动态调整和深化重点整治项目。在巩固已有专项治理成果基础上,重点向以下领域拓展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与回迁安置。强化对拆迁补偿、安置房分配、工程建设等环节的监督。科创高地建设与惠企政策落实。严查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创补贴兑现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保障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聚焦养老机构管理、养老补贴发放、婴幼儿托育服务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物业维修基金与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整治挪用、侵占、管理混乱等问题。持续深化医疗、教育、集体三资等领域整治。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走深走实。(四)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构建长效机制。深化拓展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等应用场景,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向线上拓展。推动监督信息与政务数据、城市运行数据的深度融合,提升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将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重点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廉政风险防控、公开公示、民主决策等机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拒腐的社会氛围。(五)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监督能力。持续加强区县(市)纪委监委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监督力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村(社)监察工作联络站前哨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完善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