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加强节前廉政教育,严守纪律规矩,营造风清气正节日氛围。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中秋国庆双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中秋、国庆“双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在这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特殊时刻,我们召开这次集体廉政谈话会,既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针对节日期间廉洁风险的一次警示提醒。节日既是亲情团聚的温馨时刻,也是考验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和廉洁自律能力的关键节点。越是佳节当头,越要绷紧纪律之弦,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确保风清气正过节。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谈几点意见。一、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根基(一)以信仰铸魂,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各种诱惑和“围猎”手段层出不穷,唯有筑牢信仰根基,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要将党章党规作为案头卷、必修课,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节日期间,更需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镜鉴,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成为行动指南。例如,近年来查处的“天价月饼”“节礼变异”等问题,本质是思想防线松动所致,必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特别要针对年轻干部开展“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其对腐败风险的辨别能力和抵御意识。(二)以警示醒脑,拉紧纪律之弦节点即“考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易发高发。要结合我县查处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款旅游等典型案例,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尤其要对“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重点谈话,早提醒、早预防,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近期通报的“私车公养”“借机敛财”等案例,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要创新警示教育形式,除传统通报曝光外,可制作本土化廉政微电影、开展“庭审现场进党校”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警示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建立节日廉洁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预判,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实现警示提醒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三)以文化润心,培育清廉风尚廉洁文化是抵御歪风邪气的柔性力量。要深入挖掘本地清官廉吏故事,在机关走廊打造“廉洁文化时空隧道”,融合古代廉吏典故与现代AR技术,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同时,开展“廉政小卫士”“家庭监督员”等活动,推动廉洁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形成“人人崇廉、家家助廉”的良好氛围。要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如快板、小品、地方戏等,让廉洁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小学校开展“廉洁故事会”“廉政手抄报”等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廉洁意识。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廉洁文化浸润,使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文化自觉。二、严守纪律红线,划清公与私的行为边界(一)严禁“节日腐败”,做到六个“坚决杜绝”聚焦节日易发多发问题,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坚决杜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商业预付卡等行为,严防“人情往来”异化为利益输送;坚决杜绝公款吃喝、旅游或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管住“嘴、腿、手”;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车轮上的腐败;坚决杜绝借婚丧喜庆敛财;坚决杜绝值班脱岗、饮酒误事;坚决杜绝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做到“自身清、家属清、身边清”。要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如“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新形式,完善监督细则,明确界定标准,让隐形变异问题无处藏身。建立节日期间廉政承诺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廉洁过节承诺书》,并在单位内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权力失去约束必然导致腐败。要针对工程项目、财政审批、资源分配等高风险领域,推行“权力清单2.0版”,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审批流程进行“穿透式”体检,在关键节点嵌入“廉洁体检”模块,实现效率与风险防控双提升。同时,完善“网格监督+大数据监测”体系,设立“清风观察员”,让监督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要健全权力运行全过程记录制度,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实行痕迹管理,确保权力运行可追溯、可查询。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化,除涉密事项外,将权力运行流程、审批结果等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强化生活纪律,培育健康情趣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关乎党风政风。要坚决抵制铺张浪费、攀比摆阔等不良风气,培养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后院失火”。节日期间,更要慎独慎微,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不传播不实信息,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要开展“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主题活动,组织体育锻炼、读书交流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干部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的监督,通过社区走访、邻里访谈等方式,了解干部业余生活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将家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最美家庭”“廉洁家风”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导向。三、扛牢主体责任,凝聚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一)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节前廉政谈话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苗头性问题亲自约谈、亲自督办;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廉政建设,做到业务与廉政同部署、同考核。要建立主体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实行台账管理、销号落实。完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制度,节后各级党组织要专题报告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整改。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二)强化纪检监察监督,保持高压态势纪委监委要聚焦“四风”新变种,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对隐形变异问题深挖细查。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畅通“码上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随手拍”,形成监督合力。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公务消费、公车使用等进行智能监测,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纪检监察与审计、财政、公安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互移,形成监督合力。对典型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相关领导责任,增强监督的震慑力。(三)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节日和谐稳定节日期间,要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应急响应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不断档。加强对民生领域风险排查,重点防范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让群众安心过节。对失职失责导致事故的,要严肃追责问责,以刚性纪律保障群众福祉。要建立节日期间风险防控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加强对商场超市、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将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纳入监督重点,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四、弘扬新风正气,发挥示范引领的头雁效应(一)领导干部要当好廉洁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纪律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慎独慎微,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建立领导干部廉洁档案,记录其节日期间廉洁自律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开展“领导干部晒家风”活动,通过讲述家风故事、展示家规家训等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管好家属子女,防止亲情被权力侵蚀,筑起家庭反腐防线。要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加廉政教育活动,发放《致领导干部家属的一封信》,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同守护家庭廉洁底线。(二)年轻干部要扣好“第一粒扣子”针对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易被诱惑的特点,实施“青廉工程”,通过导师带徒、廉政沙盘模拟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和定力。开展“负面行为情景模拟”训练,让年轻干部在实战中学会抵制诱惑,筑牢职业生涯的廉洁基石。要将年轻干部廉洁教育纳入干部培养总体规划,开设廉政教育专题课程,将其作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修内容。建立年轻干部廉洁成长档案,跟踪记录其廉洁表现,及时进行提醒帮助。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锻炼,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砺意志。开展“青春与廉洁同行”主题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形式,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三)全民参与共建清廉生态廉洁建设不仅关乎党员干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要开展“廉洁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走进机关监督评议;在学校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崇廉尚洁的价值观。只有形成全社会崇廉拒腐的生态,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土壤。要搭建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设立“清风信箱”、“廉洁热线”等,鼓励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支持新闻媒体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形成舆论压力。开展“廉洁单位”“廉洁社区”“廉洁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社会氛围。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风尚。同志们,廉洁是党员干部最硬的底气,也是送给群众最好的节日礼物。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底线、扛牢责任,确保过一个清风拂面、明月朗照的廉洁双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