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 (3)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XX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这次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们刚刚共同学习的《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第42个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以及《XX旗全面推行“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任务清单》等重要文件,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再统一、认识上的再深化、行动上的再聚焦。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谈了认识和体会,讲得都很好,有思考、有见地,听了很受启发。这充分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是上了心的,是动了脑的。下面,结合大家的研讨,并基于我对全镇工作的思考,我讲四点意见。一、回望来路,在肯定成绩中坚定信心,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XX镇,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历来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盟、旗各项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全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我们深知,思想的认同是团结的基石。我们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先导性工作,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矩阵。我们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党日等重要节点,常态化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并定期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确保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我们联合镇中心校、各嘎查村小学成功举办了多届“石榴花开满校园”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中。我们精心打造的“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群众性文艺活动品牌,已经成为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增进各族群众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举办超过50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极大地增强了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坚定理念。二是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我们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中增进共同体意识。在基层治理层面,我们全面推行旗委部署的“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以“引领共学、增收共富、文化共享、环境共美、善治共安”为抓手,—2—在全镇17个嘎查村全面建成“石榴籽家园”,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文化娱乐、邻里交往中深度融合。在民生保障领域,我们高标准建成的XX镇区域性敬老院,不仅解决了周边数个嘎查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更通过制度保障、文化浸润、亲情服务,将其打造成了民族团结的温馨家园,让“老有所养”与“民族团结”的目标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结合,其经验做法为全旗乃至全盟的多民族地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三是典型示范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注重挖掘和培育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成为引领风尚的标杆。近年来,全镇涌现出一大批像XX嘎查XX户家庭一样的蒙汉融合家庭,他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故事,通过我们的“家门口”唠嗑队、草原书屋宣讲会等载体,传遍了XX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截至目前,我们已成功创建了3个国家级、5个旗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评选表彰了超过40户“最美石榴籽家庭”。这些示范村和模范家庭,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汇聚成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磅礴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所有为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各族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以此次学习研讨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推动我镇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二、审视当下,在直面挑战中保持清醒,精准识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短板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做民族工作,同样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只有把问题找准了、把根源挖深了,我们的对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结合今天的学习和日常工作调研,我认为当前我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考验:第一,思想认识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我们一些干部同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要求的理解,还存在“上热下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有的同志认为,民族团结就是搞搞活动、喊喊口号,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浅层次认知上;有的同志未能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完全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把握这项工作。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未能将这一主线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第二,方式方法的“新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信息技术日—4—新月异的今天,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传统的“拉横幅、发传单、开大会”等宣传方式,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在减弱。如何运用好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如何将宏大的理论叙事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视频和文艺作品,如何让“大道理”通过“小切口”深入人心,是我们必须破解的现实课题。我们的宣传教育内容有时还不够鲜活,对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伟大精神挖掘阐释不够,难以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第三,融合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已经在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形”至“神”未至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产业发展上,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产业链条还不够紧密;在公共服务上,促进各民族共享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在社会交往上,如何创造更多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打破无形的心理隔阂,还需要我们拿出更实、更细的举措。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结合点和发力点找得还不够精准。第四,基层基础的“牢度”有待进一步夯实。民族工作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群众。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地见效,关键看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目前,部分嘎查“两委”班子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政策理论学习不深不透,应对复杂涉民族因素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建立的“石榴籽家园”等阵地,部分存在“建而不管、管而不用”的情况,活动开展不经常,服务功能不突出,未能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主阵地。同时,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也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健全和加强。以上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我们XX镇的特殊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刀刃向内的自觉,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三、展望未来,在担当作为中开拓创新,全面擘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同志们,认清了成绩,找准了问题,下一步的关键就在于“干”。我们要以此次学习研讨会为新起点,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我镇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在此,我提四点明确要求:第一,必须在“学深悟透”上达到新高度,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要深刻理解把握“十二个必须”的核心要义,准确领会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认识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通过持续深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6—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镇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第二,必须在“宣传阐释”上拓展新渠道,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补充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一方面,要继续用好“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草原书屋、宣传栏等传统阵地,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新,充分运用镇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易传播的短视频、微动漫、H5产品。要组织我们的“最美石榴籽家庭”、民族团结模范、老党员、老干部,成立“石榴籽”故事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乡音土话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故事。要将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全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家庭,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道理。第三,必须在“融合共进”上迈出新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促进交融、增进认同的过程。我们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全镇“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在经济发展上,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模式、牛羊养殖、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积极组建跨嘎查、跨民族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持续改善全镇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确保各族群众都能平等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文化建设上,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组织开展好“我们的节日”等民俗活动,在共同的节庆中增进文化认同。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力争再创建2个自治区级、4个旗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打造5个具有我镇特色的“互嵌式发展示范点”。第四,必须在“强基固本”上展现新作为,筑牢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压实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镇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计划在下一年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再增长15%以上,确保各项工作有钱办事、有章可循。要加强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民族工作骨干。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同志们,石榴花开,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8—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战略性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为谱写XX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我们XX旗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