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确保道路畅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在2025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在2025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县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查找问题短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会议已经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县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我都同意。下面,我讲五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履职尽责、协同共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安全可控的态势。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长期奋战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我县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依然突出,基础依然薄弱,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可以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面临的挑战却是长期性的、根本性的。“总体平稳、安全可控”的背后,是各类风险隐患的交织叠加,是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巨大压力。根据刚才通报的情况,今年1至8月,全县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起,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略有下降,但死亡人数依然高位运行,多起事故、群死群伤的风险警报从未解除。深入剖析这些事故和隐患,根源性、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人、车、路、企、管”五个方面的短板尤为突出:一是“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亟待提高。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从执法实践和事故案例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交通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超速行驶、超员载客、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屡罚不改。部分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规则意识缺失,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逆向行驶等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二是“车”的源头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县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目前已突破*万辆,给道路承载能力和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即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车、重型货车和面包车,这五类重点车辆,体积大、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一些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悬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GPS动态监控制度形同虚设,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车辆和驾驶员“带病上路”的风险未能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三是“路”的基础设施短板尤为明显。我县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道路等级普遍偏低,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多,安全防护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新的道路安全隐患点不断出现。例如,国道**线*辖区部分路段,地质结构脆弱,滚石、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乡境内的*线K6954+800米至K6956+700米处,近两公里的长下坡、坡陡、弯急,是公认的“死亡弯道”,事故隐患十分突出。还有*乡的*公路,作为在建路段,部分路段仍是缺少安防设施的便道,通行风险极大。这些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四是“企”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运输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能力不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人的动态监控和日常教育管理严重缺位。部分重点工程的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夜间照明不足,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五是“管”的协同共治能力有待加强。面对日益复杂的道路交通形势,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执法力量还不能完全适应。部门之间“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依然存在,信息共享不畅、协调联动不紧、联合执法不力,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两站两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管理存在大量“盲区”和“死角”。同志们,每一个冰冷的事故数据背后,都是一个或数个破碎的家庭,都是我们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伤痛。我们必须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刻反思、警钟长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坚决扭转当前严峻复杂的局面。二、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链条,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县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一要树牢“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衡量我们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工作的实际成效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出行路。二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要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监管责任,厘清责任清单,堵塞监管漏洞。各运输企业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三要强化督导和追责问责。县道安委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定期通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要进行约谈、挂牌督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力而导致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以严肃的问责倒逼责任的落实。三、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施策,全力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综合防控体系防范事故,关键在于抓源头、治根本。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风险隐患,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要聚焦道路隐患“清零”。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要立即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新一轮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交通运输、公路管理等部门要牵头,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县所有国省道、县乡道、村组道路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体检。特别是对前面提到的国道**线*辖区地质灾害路段、*线长下坡急弯路段、*公路在建路段等已知的重大风险点,要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方案、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对能够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对需要实施工程性改造的,要尽快立项、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确保隐患按期销号。在隐患根治前,公安交管部门要会同属地乡镇,采取“一点一策”的临时管控措施,通过增设爆闪灯、减速带、警示标志牌,利用锥形桶进行物理隔离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二要聚焦重点车辆“严管”。“两客一危一货一面”是预防重特大事故的重中之重,必须实施最严格的监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对全县所有客货运企业、危化品运输单位开展一次全面的“上门体检”,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动态监控制度是否执行、驾驶员安全教育是否到位、车辆技术状况是否符合标准。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业整顿、吊销许可等处罚措施。公安交管部门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缉查布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大对重点车辆的路面检查频次和精准打击力度,做到“逢车必查、逢违必究”。三要聚焦农村地区“补短”。随着农村地区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突出短板。各乡镇要切实负起主责,组织力量加强对辖区内乡村道路的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要加大投入,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的安防设施。公安派出所要将农村交通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范畴,严厉查处面包车超员、农用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要推动乡镇交通管理办公室和“两站两员”实体化运行,让他们真正成为基层交通安全的“前沿哨兵”和“宣传喇叭”。四、突出秩序整治、高压严打,全力净化道路交通通行环境良好的交通秩序是安全畅通的根本保障。必须坚持严字当头、重拳出击,始终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一要掀起整治高潮。公安交管部门要发挥好“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从即日起,在全县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要科学调整勤务部署,将警力最大限度地压向路面、压向重点时段、压向重点路段,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现场查处率,形成严管严查的强大声势和震慑。二要突出整治重点。本次大整治,要紧紧围绕“六类重点违法行为”展开,即:超员超载、酒驾醉驾毒驾、涉牌涉证、疲劳驾驶、货车“大吨小标”、农用车和三轮车违法载人。要采取错时执勤、昼夜巡查、定点查处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不给违法行为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要充分运用酒精快速排查仪、移动测速设备、无人机等科技装备,提升执法精准度和效能。三要坚持联动共治。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与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特别是在治理超载超限问题上,要建立源头倒查机制,对路面查获的严重超载货车,不仅要处罚驾驶员,还要深挖背后的运输企业、货运源头单位和非法改装窝点,实施全链条打击,从根本上铲除违法土壤。五、深化宣传教育、创新方式,全力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文明素养管好人、管住心,才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必须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重文明”的浓厚氛围。一要创新宣传载体。要彻底摒弃过去发几张传单、挂几条横幅的“老一套”宣传模式。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作用,整合全县媒体资源,利用好我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策划推出一批接地气、有特色、易传播的交通安全宣传产品。要多用短视频、微电影、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讲清楚、讲明白。二要实施精准宣传。宣传教育不能“大水漫灌”,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精准化、滴灌式的宣传。教育部门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形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针对货车驾驶员、老年人、务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警示教育和安全提示。三要强化警示曝光。“曝光”是最好的宣传,也是最有力的震慑。要建立常态化的典型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曝光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平台,定期曝光严重违法车辆、终生禁驾人员名单以及典型事故案例视频。要让违法者“红红脸、出出汗”,让旁观者受警醒、明底线,真正达到“处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社会效果。同志们,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希望大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即行动起来,把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贯彻到基层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作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