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大会上的发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调安全生产重要性,提出具体措施,加强监管与培训,确保生产安全稳定,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如何有效落实?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在2025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大会上的发言各位同事: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冲刺期”,更是安全生产的“考验期”。当下,各条线都在为完成年度目标全力攻坚。然而,越是任务繁重,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时间紧迫,我们越要稳住心神,不能乱了阵脚。今天召开这次部署大会,就是要让大家明确: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接下来,我从形势研判、问题剖析、重点任务三个维度,谈几点意见。一、认清“三重态势”,破除“年末安全倦怠病”(一)任务攻坚期:进度与安全的矛盾更尖锐当前存在“三个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推进。一是资源分配失衡。为了完成生产任务,85%的人力物力都投向了生产一线,安全投入占比同比下降了20%。这使得安全防护设备的更新、维护以及安全培训等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安全保障能力大幅降低。二是管理精力失衡。管理层将80%的时间用于抓生产进度,安全检查频次减少了50%。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排除。三是考核导向失衡。个别单位将“完成产量”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安全考核形同虚设。这种“唯进度论”的考核导向,导致员工只注重生产数量,而忽视了安全生产,本质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去年,某分公司为了抢订单,连续72小时让设备不停机运转,最终因电机过热引发了爆炸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万元,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二)人员波动期:思想与行为的落差更凸显岁末员工的心态呈现出“三个松懈”的特点。一是敬畏心松懈。部分员工认为“干了这么多年都没事,最后这几个月能出什么事”,对安全生产的敬畏之心逐渐消失。他们在工作中放松了警惕,对安全规章制度不再严格遵守。二是专注力松懈。员工日均处理非工作信息超过30条,作业分心率上升了80%。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容易被手机信息、聊天等事情分散注意力,导致操作失误的概率大大增加。三是执行力松懈。对于规程要求的“三查四验”,实际操作中简化为“看一眼就走”。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不严格,使得很多安全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安全部门的调研显示,四季度员工“习惯性违章”发生率是平时的4倍,其中“思想抛锚”是主要原因。(三)风险叠加期:常规与突发的交织更复杂进入10月后,我们面临着“三类风险碰头”的严峻局面。一是季节风险。秋燥风大,空气湿度低,容易引发火灾。而且,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一些设备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二是设备风险。设备经过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进入了故障高发期。一些零部件磨损严重,容易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维修,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三是管理风险。节假日期间,值守力量薄弱,部分员工存在侥幸心理,容易出现脱岗、漏岗等情况。去年元旦期间,某仓库因值班人员擅自离岗去参加聚会,导致仓库内的货物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小火酿成大灾,教训极为深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节日不是安全空窗期,假期不是管理松懈期。二、直面“三大顽疾”,打通安全管理“肠梗阻”(一)隐患治理“蜻蜓点水”,整改落实“空头支票”存在“三不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隐患的治理效果。一是查而不改。三季度排查出的160项隐患中,有30项仍未完成闭环整改。这些隐患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是改而不实。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的整改,只是做表面文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将“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简化为“用绝缘胶带临时包扎”,这种敷衍了事的整改方式,无法真正消除安全隐患。三是改而不常。同一隐患反复出现,如某车间设备的润滑系统故障问题,整改了6次仍未得到根治。这说明我们在隐患治理过程中,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缺乏有效的整改措施和长效机制。更严重的是,个别单位对“红牌隐患”搞“变通处理”,以“影响生产”为由拖延整改,这不是担当,而是渎职!(二)制度执行“上热下冷”,责任链条“末梢坏死”制度落地存在“三级衰减”的问题。一是公司层。公司层面制定的安全制度健全,但往往“悬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基层。一些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二是车间层。车间在执行安全制度时,存在走样“打折扣”的现象。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不够严格,在实际操作中随意降低标准。三是班组层。班组在操作过程中,随意性更大,常常“闯红灯”。例如动火作业“四证联签”制度,在基层简化为“班长代签”;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变成“凭经验、靠感觉”。这种“制度空转”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它严重破坏了安全生产的秩序。(三)培训教育“纸上谈兵”,应急能力“纸上画饼”培训教育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三个脱节”的问题。一是内容与实际脱节。安全培训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结合不够紧密。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无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二是形式与效果脱节。培训形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三是演练与实战脱节。应急演练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演练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策划和准备,演练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演练结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评估。一旦发生实际的安全事故,员工可能无法正确应对,导致事故损失扩大。三、聚焦“三大重点”,筑牢安全生产“防护墙”(一)强化资源保障,平衡进度与安全一是合理分配资源。要调整资源分配结构,确保安全投入占比不低于合理水平。加大对安全防护设备、安全检测仪器等方面的投入,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二是优化管理精力。管理层要合理安排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增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完善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将安全生产纳入重要的考核指标,与员工的绩效、奖金等挂钩。对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二)稳定员工队伍,弥合思想与行为差距一是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安全演练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敬畏之心。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二是关注员工心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对于存在思想波动的员工,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员工操作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建立健全员工违章行为记录档案,对多次违章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三)防控叠加风险,化解常规与突发难题一是加强季节风险管理。针对秋季的季节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防火、防静电等方面的管理,定期对消防设施和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二是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对易损零部件要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三是完善节假日值班制度。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力量,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的职责。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查和监控。同时,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各位同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在四季度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直面问题,聚焦重点,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幸福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