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了选调生基层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大家深入实践,增长才干,服务群众,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在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再部署、再强调。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是组织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大局。前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批次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实现了良好开局。绝大多数选调生同志已经顺利到位,初步适应了基层环境,开始了他们的实践学习和能力提升之旅。各接收单位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为选调生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省委组织部,向辛勤工作在基层锻炼工作一线的各位同志,特别是具体承担培养管理任务的市县组织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选调生基层锻炼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前期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和问题。比如,部分选调生从校园直接到机关,现在又从省直机关到基层,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工作任务的千头万绪,还存在一定的适应期,有的同志可能产生了思想上的困惑或畏难情绪;少数接收单位对选调生培养的深层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可能存在“重接收、轻管理”或者“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压担子、交任务的同时,系统性的指导帮带未能完全同步跟上;有的地方在管理上可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于选调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及时深入;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不够充分,未能完全形成培养合力;个别选调生自身也可能在心态上出现偏差,或者急于求成,或者把基层锻炼单纯视为“镀金”过程,深入群众、扎根实际的功夫下得还不够深。这些问题,虽然只是苗头性、倾向性的,但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就可能影响整个锻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偏离我们选派干部到基层的初衷。因此,我们召开这次推进会,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走深走实,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练兵场”。选派选调生到基层,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这不仅仅是岗位的暂时变动,更是思想的深刻洗礼和能力的系统重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人事安排任务,更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储备骨干力量的战略投资,是对干部队伍源头活水的精心涵养。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件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抓紧抓实抓好。要压实各方责任,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选调生基层锻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和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各接收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选调生当作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未来的希望,真正重视起来、严格管理起来、用心培养起来。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组织人事部门要履行好日常管理职责。不能仅仅把选调生看作一名普通的新进干部,也不能当作“客人”或“过客”,而要将其纳入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使用。派出单位要加强与选调生和接收单位的联系,定期了解选调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当好“娘家人”,但不能随意干扰接收单位的正常管理和工作安排,更要杜绝“遥控指挥”。省市两级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的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定期沟通会商机制,确保信息对称、步调一致,真正形成“派出单位支持、接收单位负责、组织部门统筹”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坚持严管厚爱,强化全程跟踪的管理监督。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选调生的管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日常考勤、工作纪实、思想汇报、定期考核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敢于批评教育,对选调生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帮助他们防微杜渐,扣好廉洁自律的“第一粒扣子”。要密切关注选调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适应期。同时,要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照顾,积极帮助解决食宿、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安身、安业。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锻炼期满时,要对照其岗位职责和锻炼目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其今后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管理监督要贯穿于基层锻炼的全过程,确保选调生人在心在、履职尽责。要聚焦能力提升,完善精准有效的培养机制。基层锻炼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能力、增长才干。要坚决克服“放任自流”和“简单使用”两种倾向,着力在“培养”二字上下功夫。要全面落实“导师帮带”制度,精心挑选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领导干部或业务骨干作为导师,与选调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地进行传帮带。导师要毫无保留地传授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工作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要有计划地给选调生交任务、压担子,安排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让他们在实践实战中磨练意志、提升本领。要鼓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选调生开展座谈、研讨、观摩等活动,分享心得体会,相互启发借鉴,共同提高进步。要鼓励选调生发挥自身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专业知识扎实的优势,为基层带来新理念、新方法,在推动基层发展中贡献智慧力量,实现自我价值。要突出实绩实效,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检验选调生基层锻炼成效的根本标准,是其在基层的实际表现和做出的实绩。我们要引导选调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深入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要鼓励他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面前不回避,主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接受考验、增长才干。评价选调生的工作,不仅要看他们干了什么,更要看干成了什么、效果怎么样、群众认可不认可。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发现和识别优秀人才,对那些经过扎实锻炼、表现突出、潜力大的选调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在今后的培养使用中优先考虑,形成“在基层锻炼、从基层选拔”的良性循环,真正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同志们,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现在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了持续深化、确保质效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干部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希望大家以这次推进会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各接收单位要回去后对本地本单位的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检视,看看责任是否真正压实了,管理是否真正严格了,培养措施是否真正到位了,保障是否真正落实了。组织部门要加强跟踪问效,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及时提醒、督促整改。我相信,只要大家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方法到位,就一定能够把选调生基层锻炼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就一定能够为我们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