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2025级新生举办入党启蒙教育专题党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与理论,激发其爱党爱国情怀。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高校2025级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专题党课”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高校2025级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专题党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秋十月,硕果飘香。首先,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校区,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这是你们大学生活的第一堂党课,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引航。这堂课的目的,就是和大家一同探讨信仰、责任与担当,帮助大家在进入大学校园的初始阶段,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准前行的方向。今天,我将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第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入党?第二,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先进分子,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第三,从递交申请到成为党员,我们需要走过怎样的道路?一、回望百年辉煌,立足青春坐标,深刻领会“为什么要入党”的时代内涵“为什么要入党?”————这是每一位申请入党的同志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用一生去践行和诠释的重大课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个人的选择放到历史的长河与时代的坐标中去审视。首先,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加入党组织是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行的光荣抉择。回望中华民族的近代史,那是一部充满屈辱与苦难、抗争与求索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尝试了各种主义,走过了各种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历史的聚光灯,最终照亮了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上的那艘红船。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在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让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是在2020年这个关键年份实现的伟大壮举;我们成功召开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成就,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因此,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选择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紧密相连。其次,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是追求进步、实现价值、奉献国家的时代召唤。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你们或许会问,宏大的历史叙事与我们个人有何关系?关系重大。因为,个人的前途命运,从来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加入党组织,正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最佳路径。这是个人追求进步的内在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代表着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申请入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思考、提升的过程。它要求你用更高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用更严的要求来规范言行,不断克服缺点、完善自我。近年来,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新生提交入党申请的比例已经超过总数的65%,并且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这充分说明,追求政治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经成为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和价值追求。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平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他把自己融入一个伟大的组织、一项伟大的事业时,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党的事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事业。这个平台无比广阔,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岗位,只要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就能在这个宏大的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个人才智转化为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这是奉献国家民族的必然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意味着要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作为肩负未来的青年一代,你们理应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再者,入党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庄严承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根植于中华大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牺牲。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当我们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时,不仅是在表达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更是在承诺要传承和弘扬这些红色基因,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二、勇担复兴大任,锤炼过硬本领,明确“要做怎样的人”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入党的动机,接下来就要思考,作为一名立志加入党组织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我向同学们提出六点希望,这也是我们*学院党委对每一位追求进步的同学的殷切期望。第一,要树立远大理想,做心中有魂的信仰者。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大学生的理想,不能仅仅停留在找一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的层面。要把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国家的“大蓝图”。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清醒,在艰难险阻面前笃定前行。第二,要热爱伟大祖国,做脚下有根的爱国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对我们大学生而言,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我们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发自内心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是要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学业、事业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对于我们*学院的同学来说,就是要利用你们的专业优势,学好外语,更要读懂中国,未来能够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三,要担当时代责任,做肩上有责的奋斗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你们的责任清单和奋斗方向。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领域,“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7%以上。虽然我们是文科学院,但创新的精神是共通的。你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外语教育、跨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等领域,敢于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方法。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学院的同学可以通过教育帮扶、文化交流、农产品国际推广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我们学院的“*”社会实践团队,连续多年深入*地区的乡村开展支教和调研,这就是担当的生动体现。在绿色发展领域,我国已向世界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十四五”规划设定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约束性指标。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第四,要勇于砥砺奋斗,做手上有劲的实干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大学不是“避风港”,而是“练兵场”。你们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困惑。希望同学们不要畏惧困难,不要选择“躺平”。要把每一次挑战都看作成长的契机,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记住,党组织考验一个青年,不仅看他说什么,更看他做什么,看他能否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来。第五,要练就过硬本领,做身上有光的追梦者。打铁还须自身硬。对于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你们必须心无旁骛、刻苦钻研,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作为*学院的学生,你们的“过硬本领”是什么?是流利精准的外语表达能力,是深厚广博的人文素养,是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更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我们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党建+课程思政”“党建+中国故事”等育人模式,就是希望大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只有本领过硬,你们的理想才能插上翅膀,你们的报国之志才能落地生根。第六,要锤炼品德修为,做心中有戒的自律者。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组织吸收党员,首要标准就是看品德。同学们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在网络空间,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一个品德高尚、为人正派的人,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三、明确标准程序,积极创造条件,了解“怎样入党”的实践路径心中有了方向,脚下就要有行动。那么,怎样才能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呢?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程序,需要大家认真对待。首先,要了解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党员的规范流程。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同学成长为一名正式党员,需要经历一个严格、系统地培养和考察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二十多个步骤,主要包括:个人自愿递交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进行培养教育;党组织确定为发展对象并进行政治审查和集中培训;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为预备党员;经过一年预备期的考察后转为正式党员。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体现了党组织的严密性和先进性。它既是对申请人全方位的考察,也是帮助申请人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其次,要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郑重写好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是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同志向党组织递交的表达个人政治诉求和志愿的文书。这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你们向党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书写入党申请书必须严肃、认真、忠诚、老实。内容上,一般应包括: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个人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主要表现;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个人履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等。希望同学们在动笔之前,能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用心写就这份承载着你们初心和信仰的申请书。最后,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考验,在学院党建特色活动中锻炼成长。党组织对一个人的考察,是全方位、长时期的,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大家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组织和身边的老师同学看在眼里。因此,争取入党,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关键要看行动。我们*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并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打造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党建品牌活动。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超过300场次,参与学生达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