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知识模拟试卷涵盖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等内容考查全面细致。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用知识》模拟试卷(含真题考点)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用知识》模拟试卷(含真题考点)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计30分)1.我国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定义得以法制化,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体制走向规范化的时间是()A.1996年B.1998年C.2004年D.2012年2.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A.最高人民法院B.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C.司法部D.监察委员会3.“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4.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A.分期改革B.分级改革C.分类改革D.全员竞聘5.下列不属于事业单位处分种类的是()A.警告B.记大过C.降低岗位等级D.开除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值和价格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A.人身自由权B.宗教信仰自由C.依法纳税D.受教育权8.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A.人员编制问题B.经费保障问题C.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D.职能定位问题9.下列属于城市公用事业单位职能的是()A.交通运输管理B.市政设施养护C.教育教学服务D.医疗健康服务10.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A.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B.提高工作人员待遇C.精简人员编制D.规范考核制度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12.在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中,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仲裁庭可以()A.缺席裁决B.延期裁决C.中止裁决D.终结裁决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B.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为人民服务D.集体主义1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不包括()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改革开放1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不可以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降职B.解聘C.奖励D.调整工作17.下列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A.民事合同纠纷B.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C.刑事犯罪案件D.企业内部管理关系1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19.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B.有自己的名称和场所C.有固定的经费来源D.有完善的薪酬体系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竞争规律B.价值规律C.供求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2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A.工作人员本人B.工作人员所在单位C.财政部门D.上级主管部门2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是()A.发展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24.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要求的是()A.富强B.爱国C.敬业D.友善25.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A.1年B.2年C.3年D.5年26.下列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A.《民法典》B.《刑法》C.《反垄断法》D.《行政诉讼法》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8.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分为()A.10个等级B.12个等级C.13个等级D.15个等级29.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B.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竞争C.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D.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宏观调控3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计3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包括()A.为生产服务B.为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服务C.为增进社会福利服务D.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2.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包括健全()A.聘用制度B.岗位管理制度C.薪酬制度D.培训制度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D.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4.我国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有()A.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B.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对外开放的发展D.认识误区5.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包括()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包括()A.德B.能C.勤D.绩E.廉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市场经济基本原理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宏观调控体系8.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9.职业道德的特点有()A.行业性B.实践性C.继承性D.多样性10.下列属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途径的有()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的基本形态包括()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虚拟资本1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程序正当原则D.高效便民原则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按照社会功能将事业单位划分为()A.行政类B.公益类C.生产经营类D.科研类15.时事政治的考查范围通常包括近一年来的()A.国际重大时事B.国内重大会议C.政治事件D.社会热点问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计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中,警告的处分期限为6个月。()2.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需要对经济进行干预。()4.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人事管理制度。()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6.毛泽东思想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7.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后才能开展业务活动。()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10.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兼顾。()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在两个事业单位任职。()16.国际法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8.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19.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0.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四、写作题(计2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1: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服务模式、效能建设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材料2:某公益类事业单位通过推行“岗位精细化管理”“服务清单化公示”等举措,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优化服务流程,群众满意度从78%提升至95%,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材料3: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公益服务的质量和公信力。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加强事业单位建设,提升公益服务水平”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2004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重申事业单位定义,使其概念和定义得以法制化。2.【答案】B【解析】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答案】A【解析】“奋斗道路充满坎坷”体现曲折性,“强者奋起”体现前进性,符合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4.【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类别推进改革进程。5.【答案】B【解析】事业单位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不含记大过。6.【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和价值〔社会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7.【答案】C【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非基本权利,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均为基本权利。8.【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核心是权责划分。9.【答案】B【解析】城市公用事业单位负责市政公用设施养护、园林绿化等公益服务,A属交通事业单位职能,C属教育事业单位,D属卫生事业单位。10.【答案】A【解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健全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11.【答案】B【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2.【答案】A【解析】人事争议仲裁中,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缺席裁决。13.【答案】A【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14.【答案】C【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15.【答案】D【解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16.【答案】C【解析】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单位可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不可奖励。17.【答案】B【解析】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关系,A属民法,C属刑法,D属企业内部管理范畴。18.【答案】C【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9.【答案】D【解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需具备批准设立、名称场所、从业人员、独立民事责任能力,无薪酬体系要求。20.【答案】B【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全过程。21.【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其余为基本政治制度。22.【答案】B【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造成损害的,由所在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向责任人追偿。23.【答案】B【解析】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24.【答案】A【解析】富强是国家层面要求,公民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5.【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符合人事管理规范。26.【答案】C【解析】《反垄断法》属经济法,A属民法,B属刑法,D属诉讼法。27.【答案】B【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奠定理论基础。28.【答案】C【解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含高级、中级、初级岗位。29.【答案】D【解析】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弥补不足。30.【答案】B【解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有法必依,前提是有法可依,关键是执法必严,保障是违法必究。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解析】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为生产、人民文化生活、社会福利服务,不直接参与宏观调控。2.【答案】AB【解析】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是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职称制度改革。3.【答案】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世界观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模块。4.【答案】AB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