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建设,深化理论学习,推进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党建活力!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市国资委党委2025年基层党建工作要点”,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1/16市国资委党委2025年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市国资委党委2024年基层党建工作要点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党建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工作原则,以一巩固一铸牢三行动七抓手的1137党建工作思路,聚焦抓基层、抓牢基层、夯实基层,实字当先,干字为要,全级次、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机制健全、充满活力、亮点纷呈的党建新格局,为全面实现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一、落实四个以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1.坚持以学铸魂。以加强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为引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五个持续的重要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转化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坚持不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突出党委+集团公司+子企业+各级党组织四级联动学习机制,采取党委带头学、党组织集中学、集团及子企业自主学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动学习进集团、进企业、进项目、进车间、进一线,努力把准政治方向、领会工作要求、理清思路举措、抓好贯彻落实,扩大国资国企学习贯彻的覆盖面。2.坚持以学增智。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强调查研究,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组织领导班子聚焦企业党的建设、国企改革、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存在的问题,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常态化开展现场办公,紧盯发展所需、企业所盼、群众所忧,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现场研究、现场协调,推动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坚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远近结合,对调研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做实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不断在回答和破解难题中推动国资国企各项事业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3.坚持以学正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纠正行为偏差;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纠治落实党中央3/16决策部署口号响落实差、搞本位主义、做表面文章等问题,深化企业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统计造假以及基层治理不良现象等整改整治,着力解决执行政策简单化、一刀切等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形式隐蔽、巧立名目的新形象工程问题。4.坚持以学促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防止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华而不实、数据造假,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等问题;把准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着力点,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及时选树宣传表彰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二、坚持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内容;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重抓,工作人员专职干的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民族团结工作模式,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1主线任务,逐一对照、逐项落实,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6.强化宣传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哲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宣传解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开展民族政策宣讲活动,推动民族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宣传氛围,年内各企业至少开展2次民族政策宣讲活动。7.强化意识形态。认真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与国资国企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紧密压实,严格落实专题研究、定期分析研判等制度,强化责任传导,健全国资国企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各基层党组织的督导、检查、考核,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8.强化文明意识。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我们的节日,经常性开展多领域、多样化的联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创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结合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就业、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工作,积极探索5/16民族团结+文明实践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组建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包联片区志愿服务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三、实施三项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一)实施国企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专项行动。9.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健全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制度机制;加强对企业党委研究决定清单、前置研究讨论清单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的督导,推进具体事项清单化、工作流程化。10.推动党建入章规范化。大力推动企业各级子公司党建入章,各级企业党委要将子公司分为有党组织企业和无党组织企业,分类设立党的建设章程,明确党组织设置等内容,明确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形成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四位一体的领导体制,确保党委作用融得进、落得实。11.加强混改企业党建覆盖面。加强和改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根据不同类型混改企业的特点,明确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并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按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开展党建工作;国有相对控股并具有实际控制力企业,结合实际参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开展党建工作;国有参股企业结合实际比照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可秉持地域相近、产业相牵原则,成立片区党支部,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全面摸排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情况,掌握党组织数量、党员数量、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有无条件成立党组织、党建入章等情况,实施混合所有制企业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双培机制,有序推进双培养工作。12.促进党建引领长效化。常态化开展一企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重点抓好超大僵尸空壳党支部整治和国有企业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回头看;开展星级支部评选活动,坚持全面达标与创星争星相结合,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以党支部组织生活联学巡听观摩等形式,通过五星级党支部帮带新建党支部达标创星,助力三星、四星级党支部提星晋级。(二)实施国企党建、企业、廉洁三项融合专项行动。13.廉洁融合党建统领。各企业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将二者纳入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融入党建品牌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同时,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7/16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为党务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开展廉洁赋能教育。深入开展清廉车间、班组、岗位建设,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在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中全覆盖,全面夯实廉洁文化赖以孕育生成的土壤和根基。14.廉洁融合项目建设。通过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加强项目决策投资控制、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招标投标管理、物资采购及质量安全管理等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确保项目建设依法依规、安全廉洁;创建项目、工地廉洁示范点,联合业主、监理、分包分供等单位签署《廉洁共建责任书》,开展廉洁共建活动;指导各级企业全覆盖建立权责清单、风险清单、监督清单、防控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等四单一图,强化对项目建设中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为建设阳光工程、廉政工程、品质工程提供有力保障。15.廉洁融合企业文化。把廉洁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与之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党委(党组)领导、纪委(纪检室)推动、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设立清廉书屋清廉自省室为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提供场所条件,积极引导学廉、思廉、悟廉、践廉;设置廉洁文化基地、文化墙、清廉标语、廉洁海报等,关键岗位签订《廉洁承诺书》,推进清廉文化进工地、进班组、进岗位;评选项目廉洁员工,发挥传导和带动作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三)实施国有企业人才强企专项行动。16.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贯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配合市委组织部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加强董事会和董事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董事会运行机制,充分保障董事会履行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职能;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出台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指引;开展董事会年度工作评价。17.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占多数,选齐配强下属企业董事会,规范和完善外部董事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外部董事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董事队伍,建立健全外部董事人才库;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和企业现职领导人员双向交流制度,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履职、管理办法,强化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显著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18.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建立系统全面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体制与机制,出台《〔…〕市属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办法》,指导企业做好人才梯队建设,重点抓好企业中层后备人才、党务后备人才库建设;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进一步规范职业经理人制度;出台《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执行任期管理、目标考核和退出机制。19.全面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坚持以争先有为者为本的人才理念,强调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以能者上、优者奖、9/16庸者下、劣者汰原则,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制度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坚持以业绩为导向,将业绩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增强全员绩效考核力度;严格考评结果运用,推进业绩考核和综合评价双底线退出机制,考核排名末位人员由单位分管领导直接约谈并签订整改承诺书,对连续偏低的进行岗位刚性调整。四、聚焦七抓工程,夯实党建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抓组织,强引领,提升建设质量20.强化组织建设。要把党的组织内嵌到企业生产经营各领域,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业务线、项目上,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把党支部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企业的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发展力量;按照一年固本根基、两年优化提升、三年全面过硬的思路,优化调整星级支部评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