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础知识模拟试卷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检验应试者的综合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基层服务合同制岗位适用)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5分,共37.5分)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的马克思主义行”。()A.中国化时代化B.本土化实践化C.科学化大众化D.现代化国际化答案:A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报告的核心论断之一。2.下列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表述,错误的是()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C.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D.共享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答案:D解析:新发展理念中,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故D选项表述错误。3.根据《民法典》,下列行为中属于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12岁的小明用压岁钱购买价值5000元的手机B.李某受胁迫与张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C.王某将自己收藏的国画赠与好友赵某(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周某与陈某约定“若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则赠与10万元”答案:C解析:A选项中12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交易超出能力范围;B选项受胁迫行为可撤销;D选项条件不可能发生,行为无效;C选项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具备行为能力,赠与有效。4.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表述,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A.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B.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C.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前,无需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D.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答案:A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0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A正确);第29条规定按高额罚款处罚而非禁止多次罚款(B错误);第63条要求处罚前告知听证权利(C错误);第30条规定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D错误)。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设()的农业强国。()A.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B.粮食产量高、农民收入高、机械化水平高、品牌影响力高、抗风险能力高C.政策支持足、基础设施足、人才储备足、资金投入足、市场需求足D.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高、生态保护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高答案:A解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强国的“五强”内涵,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6.下列经济学概念与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B.基尼系数——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C.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反向变动关系D.拉弗曲线——税收收入与税率呈正相关答案:D解析:拉弗曲线显示税率与税收收入呈倒U型关系,超过临界点后税率提高会导致税基减少,税收收入下降,并非简单正相关。7.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正确的是()A.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序号前需加“第”字B.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不编虚位C.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右顶格D.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为“秘密★10年”,“★”前为密级,后为保密期限答案:B解析:发文字号序号前不加“第”字(A错误);主送机关居左顶格(C错误);D表述虽正确,但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且不编虚位的规定更严谨(B正确)。8.2024年5月,我国研制出的()量子计算机“悟空”,求解特定问题速度比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快约100万亿倍。()A.超导量子比特B.光量子C.离子阱D.拓扑答案:A解析:2024年5月我国成功研制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的“悟空”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达1124个,刷新全球纪录。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安史之乱②贞观之治③靖康之变④开元盛世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时间线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靖康之变(北宋末年),故顺序为②④①③。10.下列关于行政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A.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是领导和决策的核心B.行政执行的关键环节是指挥C.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行政协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冲突、优化资源配置答案:B解析:行政执行的关键环节是实施,指挥是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而非关键环节,其余选项表述均正确。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两个方面。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答案: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的产生、发展和检验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13.下列关于商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拥有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D.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答案:A解析:商品的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正确);使用价值和价值可在不同主体间分离而非绝对不能共存(B错误);有使用价值但不用于交换的物品非商品(C错误);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错误)。1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C.世界货币和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答案:A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和流通手段(充当交换媒介),其余职能均为派生职能。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上都是答案:A解析:基本经济制度特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均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1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竞争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风险机制答案:C解析:价格机制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机制的核心。17.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提高企业利润答案:D解析: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企业利润不属于调控目标。18.下列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华全国总工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总工会、共青团是群团组织,均非国家机构。1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公民B.人民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答案:B解析: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人民的组成部分,并非权力主体。20.犯罪的本质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社会危害性D.主观故意性答案:C解析:犯罪的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破坏,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法律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是法律后果,均非本质特征。21.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A.债权B.亲权C.肖像权D.配偶权答案:C解析:肖像权属于人格权;债权是财产权,亲权、配偶权属于身份权,均不属于人格权范畴。2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早于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开元盛世。2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时期B.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C.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D.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答案:A解析: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已出现,东汉蔡伦仅为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者,其余选项表述均正确。24.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表述,正确的是()A.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2年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可解除聘用合同C.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三个档次D.工作人员受开除处分的,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合同答案:B解析:聘用合同期限不低于3年(A错误);年度考核分四个档次(C错误);开除处分无需提前通知(D错误);连续旷工超15个工作日可解除合同(B正确)。25.2024年9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主题口号是()A.“心心相融,爱达未来”B.“同一个亚洲,同一个梦想”C.“激情亚运,和谐亚洲”D.“亚洲新活力,杭州新亚运”答案:A解析:第十九届亚运会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彰显亚洲团结与未来愿景。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5分,共2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的指挥棒,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有()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E.共享答案:ABCDE解析:新发展理念全面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是统筹发展的核心遵循。2.根据《民法典》,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A.8周岁的小学生赵某B.16周岁的兼职打工者钱某(月收入3000元)C.14周岁的初中生孙某D.不能完全辨认自身行为的成年人李某答案:ACD解析: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能独立生活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除外)。3.下列属于我国宏观调控常用经济手段的有()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价格政策D.行政处罚答案:ABC解析: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财政政策(如税收优惠)、价格政策等;行政处罚属于行政手段(D除外)。4.行政监督的主体包括()A.国家权力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自身D.社会公众答案:ABCD解析:行政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涵盖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监督)、司法机关(司法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及社会公众监督。5.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有()A.物质决定意识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答案:ABC解析: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矛盾是发展动力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原理;量变需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错误)。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唐朝的有()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答案:ABC解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均发生于唐朝;靖康之变是北宋灭亡的标志(D除外)。7.公文的必备要素包括()A.标题B.正文C.发文字号D.主题词E.成文日期答案:ABCE解析:标题、正文、发文字号、成文日期是公文法定必备要素;主题词已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删除(D除外)。8.下列属于2024年我国科技领域重大突破的有()A.“悟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B.嫦娥六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C.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D.可控核聚变实验取得新进展答案:AD解析:“悟空”量子计算机(2024年5月)、可控核聚变新进展属于2024年突破;嫦娥六号、C919商业飞行发生于2023年(B、C除外)。9.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D.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答案:ABCD解析: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效力,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与任务,其制定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以上表述均正确。10.基层公共服务中常见的行政协调方式有()A.会议协调B.现场协调C.书面协调D.个别协调答案:ABCD解析:基层服务中,会议、现场、书面、个别协调均为常用方式,可根据问题性质灵活选用。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