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旨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涵盖教案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环节,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方案范文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方案范文一、赛事宗旨与目标(一)宗旨以以赛促教强内功,以评促改提质量为核心理念,立足教育革新背景构建系统化培养机制。在双新课改纵深推进与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双重驱动下,大赛通过三维赋能体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其一聚焦教学基本功锤炼,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组织重构与教学方法创新三大维度,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其二强化政策导向转化,引导教师深度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育人要求,精准把握新教材的知识图谱,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三创新实践路径,依托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多元模式,构建课堂-作业-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闭环,既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性,又借助分层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切实推动教育理念向教学效能的转化。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培养模式,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二)目标本届大赛聚焦平台搭建与生态共建双重维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一方面着力打造教学能力孵化平台,通过多模态展示空间与标准化评价体系,系统呈现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风格化授课艺术及核心教学能力,在竞技展示中遴选具有创新思维与成长潜力的教坛新锐,形成教学改革先锋梯队。另一方面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突破传统竞赛单向评价模式,构筑展示-观摩-反思-改进的螺旋式成长路径。参赛教师通过跨学科课例研析、教学方法解码、课堂观察量规应用等深度互动,实现教学策略的迁移创新,系统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差异化教学能力及学业评价能力,最终形成个体卓越与群体共进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二、赛事组织架构1.领导小组:组长:教学副校长成员: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2.评审委员会:由校级骨干教师、外聘专家组成,分项分组评审。3.工作小组:教务处牵头,负责赛务协调、场地布置、技术支持。三、参赛对象与时间安排(一)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全校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参赛教师按照学科属性分为文科组与理科组。这种分组方式能够使比赛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确保同一学科组内的教师在相似的教学背景和专业要求下进行公平竞争,同时也便于评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更精准的评审。(二)时间安排1.筹备阶段(4月18日-4月25日):方案制定与发布: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科学的比赛方案,明确比赛的宗旨、目标、内容、规则、时间安排、奖项设置等关键信息。方案制定完成后,通过学校内部通知、教师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向全校教师正式发布,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都能及时了解比赛详情。宣传动员与报名组织:通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在教师会议上强调等方式,向青年教师宣传本次大赛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鼓励他们踊跃报名参赛。同时,教务处负责组织报名工作,设立专门的报名渠道,如在线报名系统或线下报名表格填写,收集参赛教师的个人信息、学科组别等报名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统计。2.赛前准备(4月25日-4月30日):抽签分组:组织参赛教师进行抽签分组,确保分组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可以采用现场抽签或线上抽签的方式,由参赛教师亲自抽取自己的比赛分组和顺序,并及时公布分组结果,让参赛教师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以及比赛顺序,便于他们合理安排准备时间。题库公布:根据比赛项目和学科特点,精心编制比赛题库。在赛前规定时间向参赛教师公布题库,题库内容涵盖粉笔字书写的古诗及学科术语范围、即兴演讲的教育热点话题、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课题方向等,让参赛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3.现场比赛(5月7、8日):比赛组织与实施:按照预定的比赛日程和流程,有序组织文科组和理科组的参赛教师进行各项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把控时间,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出现拖延或提前结束的情况。同时,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比赛现场的情况,及时为参赛教师、评委和观众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过程监督与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比赛现场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比赛过程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对评委的评审工作进行监督,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参赛教师的比赛行为进行监督,杜绝作弊、违规等行为的发生,维护比赛的公平竞争环境。4.评审公示(5月10日-5月12日):评审工作开展:评审委员会依据预先制定的详细评分标准,对参赛教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认真、细致的评审。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充分讨论、交换意见,确保对每位参赛教师的评价客观、准确、全面。结果统计与公示:工作人员负责对评委的评分进行汇总、统计,按照评分规则计算出每位参赛教师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确定获奖名单。将获奖名单在学校公告栏、教师工作群等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如在公示期间收到异议,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5.总结表彰(5月15日,教学例会):表彰大会筹备:精心筹备总结表彰大会,确定会议的流程、主持人、发言嘉宾等。准备好荣誉证书、奖金、奖杯等表彰物品,布置好会议场地,营造庄重、热烈的氛围。会议召开与总结:在教学例会上隆重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获奖教师进行公开表彰。邀请学校领导、参赛教师、其他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首先对本次大赛进行全面总结,回顾比赛的精彩瞬间和取得的成果,分析比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然后,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和奖杯,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鼓励其他教师以获奖教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四、比赛内容与流程设计(一)第一环节:粉笔字书写——方寸之间见功力,板书设计显匠心比赛规则:1.时间限制:每位参赛教师的书写时间严格限定为5分钟,旨在考查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书写的能力。时间一到,立即停止书写,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2.书写内容:参赛教师需现场随机抽取书写内容,内容为古诗或学科术语。这种设置既考查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书写功底,又兼顾了不同学科的专业性,确保比赛内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3.书写要求:书写字体限定为正楷或行楷,要求笔画规范、清晰易认,体现汉字的书写美感。在书写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版面整洁,避免涂抹、修改等情况,杜绝错别字,展现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语文素养。4.评分标准(满分20分):字体工整(8分):字体笔画横平竖直、撇捺舒展,结构匀称,整体给人以整齐、规范的视觉感受。评委将从笔画的形态、力度、连贯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字体的工整程度给予相应分数。结构合理(6分):注重汉字的间架结构,各部分比例协调,重心平稳。例如,上下结构的字要安排好上下部分的大小、位置关系;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两边的宽窄、高低搭配。评委将依据汉字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打分。布局美观(6分):考量整体排版的合理性与美观度,字与字之间间距适中,行列整齐,能够根据书写内容合理安排布局,使整个版面疏密得当、和谐统一。评委将从整体布局的协调性、美观性方面进行评价并打分。(二)第二环节:即兴演讲——三尺讲台抒胸臆,妙语连珠展风采比赛规则:1.时间安排:参赛教师有3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这3分钟内,他们需要迅速梳理思路,组织语言,为接下来的演讲做好准备。准备时间结束后,进行3分钟的正式演讲,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演讲话题:演讲话题从教育热点话题中抽取,如“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等。这些话题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考查教师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深度。3.演讲要求:演讲需观点鲜明,教师要明确表达自己对话题的立场和见解,不模棱两可;逻辑清晰,论证过程有条理,能够运用合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层次分明地展开论述;语言流畅,表达自然、通顺,语速适中,语调富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4.评分标准(满分15分):主题契合(5分):演讲内容紧密围绕抽取的话题展开,论点明确且与话题高度相关,论据充分且能够有力支持论点,整个演讲过程不偏离主题。评委将根据演讲内容与话题的契合程度给予相应分数。语言表达(5分):评估语言的准确性,用词恰当、语法正确;流畅性,表达连贯、自然,无明显停顿或结巴;生动性,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气语调等增强演讲的吸引力。评委将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打分。感染力(5分):考察演讲是否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通过演讲者的情感投入、肢体语言、声音变化等方面,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情感反应。评委将根据演讲的感染力程度进行评分。(三)第三环节: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精研课标构蓝图,技术融合创优课比赛规则:1.赛前准备:在比赛前48小时公布学科课题,给参赛教师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参赛选手需依据课题要求,结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并提交教学设计文稿以及与之配套的课件。2.设计要求:教学设计要充分符合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教学内容选择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得当。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课件必须为原创,且具备较强的交互性,能够有效辅助教学。课件设计要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协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运用合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课件要具备良好的交互功能,如设置互动环节、链接跳转等,方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3.评分标准(满分25分):目标设计(5分):评估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是否能够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委将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质量给予相应分数。内容逻辑(8分):考量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逻辑结构,教学内容是否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得当,内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评委将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方面进行评价并打分。技术应用(7分):考察课件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课件是否能够有效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是否具备良好的交互性,是否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是否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评委将根据课件的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分。创新性(5分):鼓励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创新思路与独特方法,在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课件呈现形式等方面是否有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创意,是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展现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评委将根据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的创新程度给予相应分数。(四)第四环节:课堂教学展示——情境交融启智慧,虚实结合现真功略五、评分与奖励办法(一)评分规则略(二)奖项设置综合奖:依据参赛教师的最终总分,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一等奖(占参赛人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人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人数的30%)。对于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他们在各项比赛环节中均展现出了卓越的教学基本功和突出的综合素质,学校将为其颁发荣誉证书以及相对丰厚的奖金,以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树立教学标杆;二等奖获得者在教学基本功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同样会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奖金,鼓励他们继续提升教学水平;三等奖获得者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发展潜力,学校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通过设立综合奖,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单项奖:设立“最佳板书设计”“最佳教学创意”“最佳演讲风采”等单项奖。“最佳板书设计”旨在表彰在粉笔字书写环节中,不仅字体书写规范、美观,而且板书布局合理、富有创意,能够有效辅助教学的教师;“最佳教学创意”授予在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以及课堂教学展示过程中,展现出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或教学理念的教师,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最佳演讲风采”颁发给在即兴演讲环节中,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学校为获得单项奖的教师颁发奖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