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2025年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长强调,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区长在2025年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2025年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总结前三季度工作成效,研究部署第四季度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分析会,更是一次动员部署会,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2025年前三季度工作回顾与当前形势分析(一)前三季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符合或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3%,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8.5%,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明显。三是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壮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专精特新企业42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3%。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完成投资额156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四是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增长8.6%。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项目审批时限缩短4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8%。五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2%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高于经济增速。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二)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需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银行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1%,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导致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对我区外向型经济造成较大冲击。1-9月,我区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至46.2%,已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从国内环境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仍然突出。居民消费信心指数虽然有所回升,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荣枯线附近波动,工业生产恢复不平衡。部分行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成本压力加大,盈利空间收窄。1-9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2%,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从我区自身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有待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5: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房地产领域风险仍需关注,安全生产基础仍需夯实。从区域竞争看,周边地区发展态势逼人。今年以来,兄弟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前三个季度,周边6个县区平均经济增速达到6.8%,高于我区0.6个百分点。在百强县市排名中,我区位列第35位,较上年下降2个位次。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三)发展机遇与有利条件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做好四季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宏观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包括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这些政策举措将有效扩大总需求,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发挥我区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巨大、区位交通优越等优势。特别是在促进消费、扩大投资、完善流通体系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三是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显现。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创造了条件。我区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四是科技革命孕育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技术创新活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区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达12.5%,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五是自身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经过多年发展,我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这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综合分析,四季度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四季度工作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也是为明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的关键时期。全区上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必须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一是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投资导向,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第四季度要确保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资80亿元。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强化要素保障,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需求。特别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长效机制,力争四季度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二是大力促进消费恢复。要抓住四季度消费旺季,精心组织金秋购物节迎新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首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推进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完善社区商业设施,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要落实好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政策措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力争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三是努力推动外贸稳中提质。要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巩固欧美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要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培育一批海外仓示范企业。要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帮助企业防范外贸风险。力争四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要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要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新建成智能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20个。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推动100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500个,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改革开放。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二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项目。要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挥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要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要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稳住就业基本盘。二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和低保标准,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要完善一老一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