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保障,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向前。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XX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编)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XX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品)同志们:昨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围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讨,听取了各地各单位的情况汇报。大家准备充分、思考深入、发言务实,既讲了成绩,也摆了问题,更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路和举措。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在昨天讨论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在发展与安全的深刻变局中把握正确方向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高水平平安之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XX市正处在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的关键时期,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根据统计,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9.58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3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07.01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753.26亿元,增长3.4%。尤为可喜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0.7%的较快增长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宝贵动能。我们展望2025年,更是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充分彰显了全市上下奋力赶超的决心和信心。然而,成绩面前,我们更需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越是高歌猛进,越要警钟长鸣。发展之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安全的底板一旦不牢,发展的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3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9起,造成87人死亡。到了2024年,虽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至87起和75人,显示出我们工作的初步成效,但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和血的教训。这警示我们,安全生产的弦一刻也不能松。同时,XX市地处沿海,是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历史和现实都反复告诫我们,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XX市的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一度占到全省总损失的97%,这是一个极为触目惊心且必须高度重视的信号。此外,经济领域的金融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环节、社会领域的矛盾纠纷、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等,都是我们必须应对的现实考验。因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牢固的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任务”。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是方法论,更是关系XX市未来的重大原则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有丝毫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能有半点放松。二、以新质生产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只有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从而为高水平安全提供最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一,要全力推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的高质量。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要立足XX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集群。目前,我市绿色能源装机容量已具备相当规模,要继续大力推进中广核XX三山岛五海上风电场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风电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条构建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维的全产业链生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不可撼动的产业优势。同时,要积极布局和引进短流程不锈钢冶炼深加工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避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第二,要持续扩大精准有效的投资。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投资是增长的发动机。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2025年,全市共安排了168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高达286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3.4亿元。这批项目覆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工程、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是支撑XX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各地各部门要拿出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强化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保障,全力推动XX高铁XX北站智能交通枢纽工程、XX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这些项目不仅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运行效率和安全韧性,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双重目标。第三,要深入实施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农村的安全,就没有全市的安全。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加快补齐农村地区的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截至2024年末,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75%这说明我们的城镇化还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要通过有序引导、科学规划,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从源头上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夯实社会稳定的根基。三、以系统化思维构建高水平安全的严密防线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进”的文章,那么高水平安全就是“保”的功夫。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地筑牢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第一,必须筑牢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生命线。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要坚决守牢政治安全这条防线,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绝对稳定。经济安全是基础。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保障能源、粮食等基础资源的安全供给至关重要。要立足我市农业总产值在2024年达到449.81亿元的良好基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稳定。要加强经济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对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2024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1%2025年上半年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波动这些信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加强分析研判,妥善应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第二,必须构建社会和谐与公共安全的稳定格局。社会安定,人民才能安康,发展才有保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公共卫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必须健全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要加快推进类似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总投资1.09亿元,计划在2025年投入6000万元,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第三,必须织密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固屏障。XX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把防御自然灾害摆在突出位置。要完善统一高效的调度指挥机制,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户到人。要坚决落实重点区域人员“应转尽转、不落一人”的刚性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更重要的是,要着眼长远,坚持“人防”与“物防”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要舍得投入,高标准推进防洪防潮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规划总投资1.81亿元的XX市江城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计划从2025年10月启动,预计2029年建成,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市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救援能力。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四、以过硬作风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一场硬仗,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和最强大的合力。一要压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调度。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将安全责任层层传导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岗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二要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单靠一个部门、一个领域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风险会商、应急联动。发改、工信、应急、公安、卫健、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打好“组合拳”,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三要强化督查考核。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检查。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权重。要敢于较真碰硬,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挂牌督办等方式,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工作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以严格的督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见效。同志们,发展与安全,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驱动着XX市这艘航船行稳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奋力开创我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互促共进的新局面,为加快推动XX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而努力奋斗!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