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强调感恩跟党走,凝聚力量铸就灵魂,勇担使命,坚定信念,为实现伟大梦想不懈奋斗。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党课深怀感恩跟党走凝心铸魂勇担当”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党课:深怀感恩跟党走凝心铸魂勇担当同志们:今天,我们*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开展这次专题党课活动。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深怀感恩跟党走、凝心铸魂勇担当”。这个题目既是我们对过往奋斗的深刻感悟,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再创佳绩的庄严承诺。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与同志们共勉,共同思考,共同进步。第一篇章:深怀感恩跟党走,回望来时路,看清脚下根“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早已刻在骨子里。但今天,我们重温这句话,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恩,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奇迹的由衷敬佩。(一)回望百年路,感悟思想伟力,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能行”。我们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这一百多年,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写就的百年。我们可以用四个“天翻地覆”来概括。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变革。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何等的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没有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我们至今可能还深陷于黑暗之中,这是我们感恩的起点,是历史的铁律。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创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尽管道路曲折,但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老一辈人常说,那个年代虽然苦,但心里亮堂,有盼头,这个盼头就是党给的。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经济特区,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绿皮火车到风驰电掣的高铁,从凭票购物到网络“秒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带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就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世纪疫情,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系列的伟大成就,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回望这波澜壮阔的百年,我们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我们感恩党的历史逻辑。(二)立足新时代,感受发展脉搏,看清楚“党的恩情有多深”。历史的宏大叙事,最终要落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上。党的恩情,不仅写在史册里,更体现在我们**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和每一位村民的笑脸上。党的政策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就拿我们**村来说,这几年的变化,在座的同志们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不妨一起盘点一下。首先,是我们的“面子”靓了。曾几何时,我们村的道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坑坑洼洼,群众出行极为不便。现在呢?得益于党中央“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东风,在过去三年里,我们累计硬化村组道路超过15公里,主干道全部实现了黑色化、亮化、绿化。过去杂乱无章的村中心,现在建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晚上灯火通明,大妈们的广场舞跳得比城里还热闹。我们还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了违章建筑,清理了陈年垃圾,实施了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现在走进我们**村,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说是一个小公园也不为过。来我们村考察的领导、参观的游客,都夸我们村环境好、面貌新。这份体面,这份荣光,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其次,是我们的“里子”实了。过去,我们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村民收入主要靠“一亩三分地”,经济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更是个空壳。怎么办?我们村党支部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我们流转了800亩土地,成立了**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生态养殖,去年合作社分红就超过了80万元,带动了村里15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近万元。我们还利用村里闲置的山坡地,建成了5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这个“阳光存折”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的稳定收入。这笔钱,我们用在村里的公益事业、扶持困难群众、奖励优秀学生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了每一位村民。最后,是我们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老百姓的收入上。我这里有组数据,2022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000元,到了2024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28500元,两年增长了35.7%。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三年前的不足10万元,跃升到去年的120万元以上,翻了十几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哪一项离得开党的政策光辉?哪一项离得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根据我们的统计,从2022年到2024年这三年,上级党委政府通过各类乡村振兴项目,累计投入到我们**村的资金就超过了4500万元,共实施了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四大类的重点项目21个。这每一分钱,都体现着党对农村、对农民的深情厚谊。所以说,我们讲感恩,绝不是空话。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党带领我们干出来的,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的。我们必须深怀感恩之心,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第二篇章:凝心铸魂勇担当,明确肩上责,走好脚下路同志们,感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共产党员,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感谢,更要将这份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党课的第二个主题:凝心铸魂勇担当。(一)锤炼党性修养,铸牢信仰之基,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终身思考的哲学命题。首先,要时刻牢记“我是谁”。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它不是一个光环,更不是一张可以用来谋取私利的“名片”。它意味着先进,意味着奉献,意味着责任。在入党申请书上,我们都写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我们都庄严宣誓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些誓言,绝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在座的都是我们村的党员骨干,是村“两委”班子成员、监委会成员。群众看我们,不只是看我们的职务,更是看我们身上党员的成色。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时常自我叩问:我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在困难面前,我是否冲锋在前?在利益面前,我是否先公后私?在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是否挺身而出?其次,要始终明白“为了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具体到我们村级党组织,我们的“人民”就是**村的全体村民。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全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手中的权力,无论是村干部的决策权,还是经手集体资金的管理权,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工作的信号;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尺。绝不能有“官”本位思想,更不能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最后,要坚定不移“依靠谁”。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推进村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无论是规划产业项目,还是制定村规民约,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的智慧。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拍脑袋”决策。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二)践行“三实”作风,勇于担当作为,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而言,更是如此。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拿出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在这里,我向大家提三点要求,也就是要践行“谋事要实、干事要实、做人要实”的作风。第一,谋事要实,就是要察实情、出实招。“谋”是“干”的前提。谋划工作,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立足于我们村的实际。上级的政策是指导,但不能照本宣科。我们村的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去听、去看、去感受。比方说,我们村计划明年建设一个农产品电商服务站。这个想法很好,符合发展趋势。但怎么建?建在哪里?运营模式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研工作。要去了解我们村哪些农产品有特色、有销路;要去分析村民们对电商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要去对接平台资源,学习其他村的成功经验。只有把这些基础工作做扎实了,我们的决策才能科学,项目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不是搞成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谋事要实,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第二,干事要实,就是要下实功、求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规划,不干,也是一张废纸。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是实干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就拿我们正在推进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来说。一开始,阻力不小。有的村民觉得“碍事”,有的觉得“多此一举”,有的习惯了乱堆乱放。怎么办?喊口号、发文件是没用的。我们党支部的做法是,“党员干部带头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我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支部委员分片包干,带头清理自家的柴草堆,带头打扫门前的卫生。村民们看到了,党员不是动动嘴皮子,是真的在弯腰流汗,思想就慢慢转变了。我们又趁热打铁,组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设立“红黑榜”,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现在,爱护环境、美化家园已经成为我们村大部分村民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干事要实。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担当的勇气,还要有担当的能力和方法。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身先士卒,善作善成。在乡村振兴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无论是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还是民生服务,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主动“亮身份、作表令”,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主心骨”和“领头雁”。第三,做人要实,就是要讲实话、重品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人是干事的基础。一个党员干部,如果人品不行,群众信不过,那他说的话没人听,做的事没人跟。做人要实,首先要对党忠诚老实。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组织面前,要说真话、报实情,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这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对群众诚实守信。答应群众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去办。办不到的,要坦诚地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理解。不能开“空头支票”,失信于民。我们处理村务,特别是涉及土地流转、项目分包、补贴发放等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时,必须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开、公平、公正,绝不能有私心杂念。最后要对自己诚实严格。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群众,敬畏我们手中的权力。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只有我们自己行得端、坐得正,腰杆才能硬,说话才有底气,工作才有威信。同志们,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感恩,是发自肺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