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工作总结和2026年工作计划(参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完成了年度工业发展目标,推动了信息化建设,计划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工作总结和2026年工作计划(参考)”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工作总结和2026年工作计划一、2025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一)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9月份,209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8.8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7%,高于全市平均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1-9月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居全市第3位;净增10家,居全市第7位。全县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14.77亿千瓦时,居全市第4位,同比增长2.07%,高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完成工业税收10.8亿元,同比下降12.3%,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8位。(二)产业协同高效推进。组织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6次,精准摸排企业问题诉求75条,已高效解决61条,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1-9月份,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8.40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纺织服装、高端装备、绿色化工三大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17%、6.12%、9.54%,均实现较快增长。(三)工业投资有序推进。北骏重工年产500台矿用混凝土喷射车等12个项目列入省导向目录。目前在库项目103个,已完工37个,投资10.2亿元的中粮项目已于7月份纳统入库,投资17亿元的两个中广核风电项目已于10月纳统入库。1—9月份,全县完成工业投资同比下降9.4%,居全市第13位;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10%,居全市第8位。(四)数字经济提质发展。“智改数转网联”深度推进,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1个。万生环保等13家企业入选2025年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数量居全市第3位;“空天地网”一体化治理入选省低空领域典型应用场景,47家企业纳入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企业库。全县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达1049个,连续5年保持5G基站建成开通率100%的目标。1—6月份,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8.33%,占GDP比重9.5%,分别居全市第5位、第2位。(五)对上争取成效显著。X工程机械配件产业集群成功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X电气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获得600万元资金支持。X、X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企业获批全市一季度开门红专项激励资金130万元。新风光电子入选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X省首台(套)技术装备,X电力入选2025年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名单。县经济开发区入选2025年省级绿色工业园区,X入选2025年省级绿色工厂。X光电2项成果纳入2025年省企业创新成果推广目录名单。二、明年工作思路2026年总体思路: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统领,全面对标—2—对表全省“工业强县”,抓牢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任务,以推动工业经济倍增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引擎,聚焦“提质增效、强链补链、创新驱动、绿色安全”,全力打好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业升级攻坚战,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三、具体工作措施(一)聚焦工业倍增,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总量。一是聚力挖掘潜在增量。对X、X、X、X等新纳统企业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全面宣传全市“8+2”纳统激励政策,在要素保障、融资信贷、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引导支持,确保完成年度纳统任务。二是全力遏制明显减量。重点针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热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年度增速回落行业,及营收同比下滑过多、订单大幅减少、用电量显著下降的企业,纳入风险监测清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制定专项纾困方案,帮助企业稳住生产、保住份额。三是努力稳住关键变量。紧盯营收过亿元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应对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堵点问题,确保其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发挥“定盘星”作用,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组织“链上”对接,推动大企业释放订单,中小企业配套协同,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整个产业链条的营收稳定性和竞争力。(二)聚焦工业投资,释放工业经济后劲潜力。一是全力做好工业项目储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尽早谋划2026年工业技改项目导向目录,指导镇街做好项目培育、项目包装、项目审批、项目建设全过程工作,推进项目早谋划、快审批、快建设。目前,已储备工业投资拟入库项目73个,其中工业新上35个,工业技改项目38个。二是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紧盯万生环保年产10万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项目、德耐弛润滑油智慧工厂项目、爱特蓝化学年产8万吨三氯氢硅产品循环延伸硅基电子级特气项目快纳统;长胜二期10万吨/年重质苯、2万吨/年洗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北骏重工年产500台矿用混凝土喷射车、600台车载式高空作业车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派普乐高端定制板材升级扩建项目快建设,实现目标投资任务。三是用足用好工业投资利好政策。积极做好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争取、落实工作,紧盯国家、省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再贷款、贷款贴息、设备奖补等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强化政策宣贯,引导企业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三)聚焦产业优化,推动产业发展链群协同。一是深化“链长制”工作机制。落实好市县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用好“五链融合”机制,通过“融合”“协同”,打破—4—链条之间的壁垒,相互赋能形成工作合力。积极谋划好“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开展落实好“解难题、办实事、优服务、促发展”走访企业活动,用好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广交会等各类展会平台,组织策划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主题展会,塑强我县制造品牌优势,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提产能。二是持续放大纺织服装特色优势。以打造“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为抓手,打造时尚智造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纺织服装产业一站式数智化产业公共服务综合体,发挥线上线下协同网络效应,形成协同生态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选定福建、常熟等地区一批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国内一流企业,扎实开展对标学习提升活动,掌握企业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等方法路径,全面促进行业企业提质增效。三是拓展优化高端装备竞争能力。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聚焦整机制造薄弱环节,招引智能挖掘机、新能源专用车等整机项目,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带动零部件企业集聚。引导李尔汽车、华首新能源、金成技术等企业深度融入省市产业供应链,形成“整机+零部件”协同发展格局。强化产业链核心环节攻坚,支持新风光电子、华首重工等重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华汶智能制造3D打印、华首重工浮动油封离心铸造产能发展,提升基础工艺绿色化水平,夯实产业链基础。四是扩容增量绿色化工总量体系。以盐化工产业链为核心,强化链主企业引领,服务中银电化、信敏惠化工、汉峰新材料、万生环保等重点企业,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摸排企业诉求,针对诉求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提供优化方案,助力企业稳定运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紧盯X县义中信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济宁长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二期等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四)聚焦科技引领,塑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是搭建好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采取宣传引导、培训辅导、示范带动等措施,培育一批省市级企业创新平台。完善以华力机电、海纬机车等为创建重点,西曼克技术、鲁玻玻璃等为培育重点的“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设计创新,支持华力机电、大佳机械等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二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更多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鼓励企业塑强品牌建设,组织新风光电子申报“X”。强化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支持新风光电子、华首重工、西曼克技术等企业申报首台(套)技术装备,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动态调整优化培育库,目前库内企业达86家,采取“集中培训+精准辅导”模式,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专题培训,覆盖申报全流程。针对企业个性需求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提升申报成功率。(五)聚焦数字赋能,撬动数字经济发展引擎—6—一是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抢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契机,重点围绕兴邦新材料、沃尔鑫机械等47家入库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作。分行业筛选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通过经典案例分享和专家技术解读,进一步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大对转型宣传力度,建立数字化转型咨询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全力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和制约。二是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加快省级数字经济园区X县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进度,用好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奖补资金,加快推进园区企业“智改数转”,指导企业做好DCMM贯标试点、“晨星工厂”等数字经济项目申报,发挥园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效用,组织数字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园区内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力度。三是发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围绕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需求,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持续提升5G网络质量和深度覆盖率,提升5G应用水平和使用感知。此外,我们还将持之以恒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重点工作,扛牢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和工业倍增发展的使命担当,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圆满实现2025年工作任务,开篇布局好2026年重点工作,为我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8—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